1级到100级的台风_100级台风图片大全
1.1一18风力等级危害
2.台风的级数分类
3.台风最高多少级 台风等级定义是什么
4.怎么判定台风的级别呢?
5.台风级别及其破坏力?
6.热带气旋等级
台风等级表
名 称 属 性
台 风 最大风速出现>32.6米/秒,也即12级以上(64海里/小时或以上)
强热带风暴 最大风速出现24.5-32.6米/秒,也即风力10-11级(48-63海里/小时)
热带风暴 最大风速出现17.2-24.4米/秒,也即风力8-9级(34-47海里/小时)
热带低压 最大风速出现<17.2米/秒,也即风力为6-7级(22-33海里/小时)
台风警报标准
根据编号热带气旋的强度和登陆时间、影响程度分为:
发布的信息属性
消息 远离或尚未影响到预报责任区时,根据需要可以发布“消息”,报道编号热带气旋的情况,警报解除时也可用 “消息”方式 发布
警报 预计未来48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或登临时发布警报
紧急警报 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或登临时发布紧急警报
(影响是以沿海开始出现8级风或暴雨为标准。)
风的强度分为4个级别:热带低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6—7级;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9级;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11级;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或12级以上。
中国气象局曾于2001年下发《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以菩式风力等级将12级以上台风补充到17级。(注:这一做法气象部门尚未采用)12级台风定为 32.7—36.9米/秒;13级为37.0—41.4米/秒;14级为41.5—46.1米/秒,15级为46.2—50.9米/秒,16级为 51.0—56.0米/秒,17级为56.1—61.2米/秒。琼海30年前那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73米/秒,已超过 17级的最高标准。称之为18级,也是国际航海界关于特大台风的普遍说法
1一18风力等级危害
历史台风排名:台风泰培、台风波拉、台风美莎克、台风洛克、台风南施。
1、台风泰培
台风泰培是人类有记录以来,影响范围最大的台风,台风半径1110千米,风速305km/h,刷新世界纪录,日本1979年的大范围洪灾,也是由这个台风造成的,不国此次台风造成的伤亡并不是很大,主要原因在于它发生在太平洋上,不过其风力之大,依然在十大史上最强台风排名中排第一。
2、台风波拉
台风波拉1970年11月初形成于印度洋南部,于1970年11月12日袭击了孟加拉国和印度的西孟加拉邦,是十大史上最强台风排名中,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台风,它相当于一个3级的飓风。
最强时的风速可达185km/h,有超过50万人死亡,在孟加拉国夺去了台风灾区内接近一半人的生命,创下历史台风死亡人数之最。
3、台风美莎克
台风美莎克的风力达17级以上,风速65米/秒,是1949年以来,3月份的最强台风,堪称历史“风王”。从2015年3月23日到4月6日,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对中国台湾省以及西太平洋国家造成巨大人员与财务损失,让人心有余悸。
4、台风洛克
台风洛克于2011年9月21日在日本登陆,属于第四级台风,台风来临前日本当时的暴雨预警为最高级别警报,台风最大风速达每秒45.1米,每小时100毫米的强降雨影响,日本各地交通都出现严重混乱,灾后也是造成了日本巨大的人员伤亡。
5、台风南施
台风南施生成与1961年的西太平洋地区,当时的最强风速达到了343km/h,威力巨大,影响范围也是非常的广泛,破坏方位包括日本和美国的广岛,灾后日本有超过十万间房屋被破坏或者损坏,造成超过一千人伤亡。
台风的级数分类
1一18风力等级危害如下:
1级软风烟稍斜,2级风时人面感觉有风。4级风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6级风时打雨伞行走有困难。8级风可折断树的细枝,10级风可拔起树木,建筑物损害较重。12级以上的风叫台风或飓风,摧毁力极大,陆地少见,一般不具体规定级数。
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大小。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水面上的物体所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力的大小划分为18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7级。风速的单位用每秒多少米或每小时多少公里来表示,但发布天气预报时,多数采用风力等级。12级风定义为32.7~36.9米/秒,17级为56.1~61.2米/秒。
台风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1、强风
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
2、暴雨
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台风暴雨强度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3、风暴潮
所谓风暴潮,就是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
台风最高多少级 台风等级定义是什么
台风按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的大小进行分级。过去中国气象部门将8级至11级风称为台风,12级和12级以上的称为强台风。1989年1月1日起,采用国际统一分级方法,近中心最大风力在8级~9级时称为热带风暴,近中心最大风力在 l0级~11级时称为强热带风暴,近中心最大风力在12级或12级以上时称为台风。为了叙述简单,以下仍统称为台风。
风力等级表
风力等级
陆地地面物体征象
相当风速
0
静,烟直上。
小于1公里/时
0~ 0.2米/秒
1
烟能表示风向。
1-5 公里/时
0.3~1.5米/秒
2
人面感觉有风,树叶微动。
6~11公里/时
1.6~3.3米/秒
3
树叶及微技摇动不息,旌旗展开。
12~19公里/时
3.4~5.4米/秒
4
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的小枝摇动。
20~28 公里/时
5.5~7.9米/秒
5
有叶的小树摇摆,内陆的水面有小波。
29~38公里/时
8.0一10.7米/秒
6
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举伞困难。
39~49 公里/时
10.8~13.8米/秒
7
全树动摇,迎风步行感觉不便。
50~61公里/时
13.9~17.l米/秒
8
微枝折毁,人向前行感觉阻力甚大。
62~74公里/时
17.2~20.7米/秒
9
草房遭受破坏,大树枝可折断。
75~88公里/时
20.8~24.4米/秒
10
树木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破坏。
89~102公里/时
24.5~28.4 米/秒
11
陆上少见,大树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严重破坏。
103~117公里/时
28.5~32.6米/秒
12
陆上绝少,其催毁力极大。
118~133公里/时
32.7~36.9米/秒
13
134~149公里/时
37.0~41.4 米/秒
14
150一166公里/时
41.5~46.1米/秒
15
167~183公里/时
46.2——50.9米/秒
16
184~201公里/时
51.0~56.0米/秒
17
202~220公里/时
56.1——61.2米/秒
美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一分钟平均风速)
级数 气压(毫巴mb) 里/小时 (节/时)
Tropical Depression (TD) -- <34
Tropical Storm (TS) -- 34~63
Typhoon (1) >980 64~82
Typhoon (2) 980~965 83~95
Typhoon (3) 965~945 96~113
Typhoon or Super Typhoon (4) 945~920 114~135
Super Typhoon (5) <920 >135
------------------------------------------
TW中央气象局(十分钟平均风速)
级数 蒲福风级 公尺/秒(m/s) 公里/小时(km/hr)
轻度台风 8级~11级风 17.2~32.6 63~117
中度台风 12级~15级风 32.7~50.9 118~183
强烈台风 16级风以上 >51.0 >184
------------------------------------------
香港天文台(十分钟平均风速)
级数 公里/小时(km/hr)
热带性低气压(TD) <62
热带风暴(TS) 63~87
强烈热带风暴(STS) 88~117
台风(TY) >118
怎么判定台风的级别呢?
导语:刮台风时,大家要尽量不要外出,需要外出的人员一定要着装醒目,尽可能抓住旁边的固定物,弯腰慢行。那么,台风最高多少级?台风等级定义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台风最高多少级
台风最高17级,中国气象局于2001年下发《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以蒲福风力等级将12级以上台风补充到17级。12级台风定为 32.4-36.9米/秒;13级为37.0-41.4米/秒;14级为41.5-46.1米/秒,15级为46.2-50.9米/秒,16级为51.0-56.0米/秒,17级为56.1-61.2米/秒。琼海30年前那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73米/秒,已超过17级的最高标准。称之为18级,也是国际航海界关于特大台风的普遍说法。
台风等级定义
超强台风(SuperTY)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米/秒,也即16级或以上
强台风(STY)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41.5-50.9米/秒,也即14-15级
台风(TY)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米/秒,也即12-13级
强热带风暴(STS)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24.5-32.6米/秒,也即风力10-11级
热带风暴(TS)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7.2-24.4米/秒,也即风力8-9级
热带低压(TD)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8-17.1米/秒,也即风力为6-7级
根据中央气象台台风科应用新标准所作的统计,近十年(1995年至2004年)登陆我国8级以上热带气旋中,等级在“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的占到15.9%。(注:1海里=1.852公里)。
台风天注意事项
一、车速要慢下来
在台风天气驾车出门,要面对的第一情况就是风力以及风向,而这一点在一些空旷地带表现得更为明显。当台风来临,在高速公路、高架桥以及其它空旷地带行驶时,因为周围没有障碍物阻挡,风力往往表现得更大。所以在这个时候行车,就必须留意风力风向以及车子的抓地力是否足够。
面对台风,车主应该减速行驶,绝对不能开快车。即使有急事在身,也要慢速行驶。同时正确辨认风向,紧握方向盘控制好方向,避免行驶路线发生偏移,更要注意车辆的横向稳定,遇到情况要及时鸣笛。当风力强劲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已经感觉到车辆抓地力不足,应立刻找个安全的地方停车,远离树木、电线杆以及招牌等建筑杂物。
二、保持安全车距
千万、千万与前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限速80km/h的城市道路上行驶为例,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应为80米以上,而在高速公路上100km/h时速巡航,与前车应保持100米以上。车速越快,越应保持相对远的距离,为刹车留足空间。
雨天行车的时候,更是应该控制好两车之间的距离,甚至可以适当拉长距离。因为雨天路滑,车辆的制动距离是会相应拉长,这就意味着如果跟车过近,即使车主在突发情况发生的当下就立即踩下刹车减速或停车,结果仍可能是追尾。
三、不要逞强涉水行驶
台风天气除了大风也有大雨,而大雨带来的路面积水不但容易引起车辆打滑,过深的积水还会造成车辆进水甚至是淹没。所以在面对积水时,如果积水很深且没办法测量深度,应尽可能绕路行驶。
一般积水高度低于轮胎一半高度时都能顺利通过,但如果积水高于轮胎一般高度就有进水的风险了。在通过涉水路面时,我们应尽可能以低速缓慢通过,如果车子在通过涉水路面时发生熄火,这时应打电话求援,千万不能再次启动,否则很有可能导致发动机报废,这个问题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已经多次提到了。
四、注意道路交通环境
台风来临之时,路面上的行人以及车辆都会减少许多,但在台风天气时行车,除了要注意其它的车辆以及行人,还需要特别注意各种树木、电线杆、广告牌以及各种飘在空中的杂物。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向你飞过来的会是什么。
而且,在台风天气要尤其与载货汽车保持距离,因为风力原因,纵使载货汽车已经对货物进行了固定,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真的运气不好,碰上载货汽车上的货物洒落或者货车倾轧那就真的危险了。
五、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停车
1、空旷停车场
将车停放在空旷停车场,能让车辆远离易倒的重物,避免在台风天遭遇异物砸车的窘境。虽然空旷的停车场更容易遭到台风的吹袭,但台风毕竟不是龙卷风,车辆并不会被风刮跑。可能会有人质疑:如果我的车被从别处刮过来的东西砸坏,咋办?真遇上这种情况的话,只能怪你的运气太差了……
2、顶棚稳固的停车位
如果找不到空旷的停车场,我们也可以把车停放在顶棚稳固的停车位,其中就包括小区内设置在楼房底层的车位。这些车位结构稳固,车主不用担心爱车被周围的重物砸中,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遮风挡雨,的确是适合台风天时停车的位置。
3、设施正规的地下车库
虽然地下车库被淹的新闻屡见不鲜,但被淹的往往是设施简陋、排水系统存在缺陷的小型地下车库,拥有完善设施的正规地下车库依然是台风天时首选的停车场地。那么,什么才是设施正规的地下车库?首先,车库出入口必须设置有可以随时关闭的防洪门,当遇到雨水倒灌车库时,能挡住雨水;其次,车库内要有明显的排水沟,雨天时车库内不会出现积水;最后,车库要有完善的安保系统,如报警装置和保安队伍,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及时作出处理。
台风级别及其破坏力?
关于台风等级
热带气旋分为几个档次:风力为7级及7级以下称热带低压,最大风速小于17.2米/秒;风力为8——9级称热带风暴,最大风速为17.2——24.4米/秒;风力为10——11级称强热带风暴,最大风速为24.5——32.6米/秒;12级以上都称为台风,最大风速大于32.6米/秒。中心风力级数为14级的,其强度也属台风一档里。据介绍,风的级数最高可达18级,风速在每秒32.2——36.9米的为12级,风速在每秒41.5——46.1米的为14级。 12级以上台风,总是破坏力极强的台风。但什么样的台风才够得上称为超级台风。按中国气象局2001年下发的一个规定,风力达到10-11级的热带气旋称为“强热带风暴”,8-9级的为“热带风暴”,风力更低的就仅仅是“热带低压”了。一个热带气旋够不够升格为台风,32.7米/秒为界限。风力达到这个速度,低于36.9米/秒,就是标准的12级台风。而12级是台风的门槛,不能称为“超级台风”。“超级台风”,美国有个标准,是风力达到每小时130海里以上,即66.9米/秒(1海里约1852米)。我国确定的台风级别与风力对照表如下:12级台风:32.7—36.9米/秒 (117.7-132.8公里/小时, 63.6-71.7 海里/小时)13级台风:37.0—41.4米/秒 (133.2-149.0公里/小时, 71.9-80.5 海里/小时)14级台风:41.5—46.1米/秒 (149.4-165.9公里/小时, 80.7-89.6 海里/小时)15级台风:46.2—50.9米/秒 (166.3-183.2公里/小时, 89.8-98.9 海里/小时)16级台风:51.0—56.0米/秒 (183.6-201.6公里/小时, 99.1-108.9 海里/小时)17级台风:56.1—61.2米/秒 (201.9-220.5公里/小时, 109.0-119.0 海里/小时)在这个标准之外,17级以上台风被称为18级台风。而既然有了这样明确的分级,按中国标准,恐怕也只有18级台风被称为超级台风才合适。从台风级别上可以看出来,12级台风差不多是目前高速公路上汽车可以正常行驶的速度。关于台风,有很多骇人听闻的历史记录。自有准确的台风风力测量以来,史上最强的台风为泰培,它于1979年10月4日0时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丘克岛东南面海域上产生,被日本气象台正式命名为台风20号,最大风速达到70米/秒,即每小时252公里。泰培破坏最大的是日本,造成该国110人死亡、5人失踪、543人受伤,并有139栋房屋倒塌,1287栋受损,以及25451公顷耕地受害,19艘船舶受损。2001年7月的尤特台风,因其活动(环流)半径大(2000公里)而著名。尤特台风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上生成后,中心风速达到50米/秒以上,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快速向西北方向移动,这样的移速对如此强的台风来说是很少见的,但进入南海后,移速明显减慢为20公里/小时。尤特台风造成的破坏也不小。在菲律宾,尤特导致至少112人丧生,58人失踪。马尼拉有超过8390间房屋损毁,北部地区的航机及渡轮服务一度暂停。尤特的外围雨带亦为台湾带来暴雨和强风,造成两死六伤,农牧业方面损失估计约为6800万元新台币。1922年8月,中国历史上曾有一次超大破坏型台风。其中破坏最严重的是广东潮汕地区,有7万人死于此次风灾。1956年8月,5612号台风,风速曾达65米/秒(18级台风),于1956年8月1日24时在浙江象山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速达55米/秒,减弱为低压后还深入我国内陆到陕西北部。台风进入内陆如此深远,极为罕见。1959年9月,名古屋台风以每小时260公里(18级台风)袭击日本。这次台风共造成5000多人丧生, 3万多人受伤,4万家庭受损, 总经济损失达20亿美元。1961年10月第26号台风,在浙江临海登录,风速曾达50米/秒。1962年8月,台风温黛(Typhoon Wanda)袭击香港及华南,在香港一共有130人死亡,53人失踪。最高陈风每小时140海里(259公里),为18级台风。1969年第三号台风(viola),颠峰强度一分钟平均风速130海里/小时(相当于240km/h),即66米/秒,为18级台风。在登录中国大陆时,中心持续风速48m/s,相当于蒲氏风级表的15级,阵风甚至达到最高的17级!这次台风仅汕头市就死亡1554人,倒塌房屋82381间。1973年9月14日凌晨4时左右,7314号台风在海南琼海登陆,中心风力70米/秒(18级)。这是建国以来在我国登陆的最强的一次台风,整个海南地区死亡903人。 1988年8月第7号台风,最大风速曾达37米/秒,影响日本与中国。1991年7月,7 号台风(amy,艾美)在广东汕头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40米/秒(风力超过12级),阵风达52,9米/秒。这次台风广东全省有39个县市受灾,受淹、倒伏农作物305 万亩,倒断甘蔗20多万亩,110 万亩柑桔、香蕉、柚果等折枝落果严重,倒塌房屋6万多间,损坏房屋33万多间倒塌茅舍8万多间,死亡101人,伤5000 多人,一大批公路、桥梁和水利、通讯设施遭到破坏。福建省有20个县市不同程度受灾,倒损房屋近3万间,损毁船只150多艘,受灾农作物126 万亩,交通、水利、通讯设施亦受到破坏。1992年9月第19号台风,先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然后在台湾东南沿海登陆。1997年8月第11号台风,在关岛附近洋面生成,并逐渐增强,一直朝西北偏西方向移动,8月18日晚上9时30分在浙江温岭石塘镇登陆。2001年“百合(0116)”(Nari ),是台风史上又一次怪异台风。2001年9月6日,台风百合生成于东海南部海海面上,在海上漫游了9天转了一个半圈后折向西南方向移动,9月16日午夜在台湾岛东北部的宜兰附近沿海登陆,从台北到台南狂袭台湾岛近50个小时,豪雨和狂风夺走了80多条同胞的生命,20多人失踪,100 多人受伤。到19日凌晨,它在台南减弱为低气压。可20日凌晨进入南海海面后再次加强为热带风暴,并折向偏西方向移动,于上午10点30 分左右在广东省朝阳到惠来之间沿海再次登陆,又给那里的人们带来严重的台风灾害,即日晚上在惠来境内减弱为低气压,生命史长达15天之久。2003年7月的伊布都台风,给广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9亿元,致3人死亡;广西经济损失近5亿,12人遇难。伊布都最强时,风速46米/秒,应为14级台风。2003年9月台风杜鹃,在惠东登陆。台风杜鹃经历了三次登陆,先是惠东海丰之间,继而出大亚湾在深圳东部作第二次登陆,深夜横过珠江口在中山东部作第三次登陆。2004年6月23-7月4日的台风蒲公英,先侵犯菲律宾,然后搔扰中国江浙,又进入韩国,最后在日本领域湮灭。蒲公英时速最高50米/秒,为15级台风。2005年09月台风彩蝶中心风力约为时速180公里,为15级台风,主要袭击的是日本。2006年3号台风艾云尼(EWINIAR),2006年7月产生,中心最大风力达16级。2006年5月,台风珍珠袭击东南亚和中国,造成数十人死亡。2006年8月的桑美台风,在浙江省南部的苍南县马站镇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仍是超强台风,中心气压92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60米/秒,相当于216公里/小时)。2006年10月底11月初,台风西马仑袭击菲律宾。该台风最高时速195公里,为16级台风。西马仑在菲国造成10死18伤。2006年11底-12月初,台风榴莲袭击菲律宾并给菲国临近国家造成灾难。此次台风给菲国可能造成千人死亡。如越南也有73人死亡。台风榴莲每小时风速255公里,为18级台风。以上可能还有大台风没有列在其中。但这些列出的台风基本都被媒体称为超级台风,是不太准确的。如果严格一点,把18级以上台风称为超级台风,或者更准确一些。这样, 1956年5612号台风、1959年名古屋台风、1962年8月温黛台风、1969年第三号台风(viola)、1973年7314号台风、1979年泰培、2006年榴莲台风等才是真正的“超级台风”。</SPAN>
热带气旋等级
1、台风达到几级就有破坏力?
6~7 级风 树木摇摇晃晃;
8~9 级风 树叶飞天;
10 ~11 级风 树木被吹断;
12 ~13级风 屋顶砖掉了、电杆倒了;
14~15级风具有灾难性;
16级风具有严重灾难性;
2、我去8级台风威力多大
8级台风的威力,风速在17.2~24.4米/秒。表现为:微枝折毁,人向前行感觉阻力甚大。
风力口诀:
0级烟柱直冲天 。?
1级 清烟随风偏斜
2级清风拂脸面?
3级叶动红旗展?
4级风吹飞纸片?
5级带叶小树摇?
6级举伞步行艰?
7级迎风走不便。
8级风吹树枝断,飞鸟绝。
9级屋顶飞瓦片,烟囱毁。
10级拔树又倒屋?,
十一级陆希见,
十二级浪滔天。列车吹翻。
强台风:风速41.5米/秒到50.9米/秒,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到15级;
超强台风:风速大于或等于51.0米/秒,风力16级或以上。50年一遇。
17级的台风是具有摧毁性的伤害,能掀起一辆卡车,吹掉楼房的阳台,能将一棵树连地吹起。100年一遇。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1]即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中尺度或天气尺度的暖性气旋[2]。可见于西太平洋及其临近海域(台风)、大西洋和东北太平洋(飓风)以及印度洋和南太平洋[3]。
热带气旋常见于夏秋两季,其生命周期可大致分为生成、发展、成熟、消亡4个阶段,其强度按中心风速被分为多个等级,在观测上表现为庞大的涡旋状直展云系[2][4]。成熟期的热带气旋拥有暴风眼、眼墙、螺旋雨带等宏观结构,直径在100至2000 km之间,中心最大风速超过30m/s,中心气压可降低至960 hPa左右,在垂直方向可伸展至对流层顶[2][3]。未登陆的热带气旋可能维持2至4周直到脱离热带海域,登陆的热带气旋通常在登陆后48小时内快速消亡[5]。
热带气旋的产生机制尚未完全探明,按历史统计,温暖的大洋洋面、初始扰动、较弱的垂直风切变和一定强度的Beta效应是热带气旋生成的必要条件[2]。在动力学方面,第二类条件性不稳定(CISK)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热带气旋的生成和维持[4][6][7][8]全球变暖也被认为与热带气旋的生成频率有关[9]。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我国把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风力为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1] 热带气旋是生成和发展于热带海域的暖性气旋系统。产生于西太平洋、西北太平洋及其临近海域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typhoon)”;产生于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的热带气旋被称为“飓风(hurricane)”;产生于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可能被称为“气旋风暴(cyclonic storm)”或简称为“气旋”(cyclone)[2] [10] 。
热带气旋
广义上热带气旋的定义对气旋的强度没有要求,即无论热带气旋处于其生命史中的任何阶段,在广义上都可以被称为“热带气旋”;狭义的热带气旋仅包括处于发展和成熟阶段的强盛气旋,按中心最大风速,其强度必须超过气旋分级系统的最低标准[11] 。例如在大西洋,只有1分钟持续最大风速超过120 km/h的气旋系统会被分类为“严格的”热带气旋,即飓风,低于该标准的暖性气旋会被归于“热带低压(tropical depression)”和“热带风暴(tropical strom)”[11] 。
与热带气旋相近的概念包括亚热带气旋(subtropical cyclone)和温带气旋(extratropical cyclone)。作为区别,温带气旋是存在于中高纬地区的冷性气旋,可生成于海洋或陆地,且在多数情况下由斜压不稳定发展形成并伴随锋面出现[12] 。亚热带气旋是一类介于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之间的天气系统,其成熟期的形态接近于热带气旋但在动力学上具有和温带气旋相近的冷核(cold core)结构[13] 。
热带气旋与温带气旋的水平(上)、垂直(下)结构差异
作为联系,热带气旋进入温带洋面后有机会转变为温带气旋,温带气旋在少数情形下也可变性成为热带气旋[12] 。亚热带气旋在进入热带洋面并转变为暖核(warm core)结构后会被识别为热带气旋,但当热带气旋通过亚热带洋面时,只要其暖核结构不变,就不会被识别为亚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包含大量不稳定能量并可能成为气象灾害,登陆的成熟期热带气旋带来范围显著的破坏性强风、大量降水并伴随有风暴潮、雷暴等次生灾害[4] 。存在于洋面的热带气旋是航运业的重大威胁。现代业务天气预报能够通过卫星遥感识别和观测热带气旋并结合数值天气预报对其发展和移动进行预报和预警[14] [15] 。WMO的主要成员会对各海域的热带气旋进行命名并面向公众发布信息[16] [17] 。
结构
风眼
主条目:风眼
风眼是位于热带气旋旋转中心(通常也为几何中心)的相对平静区域。风眼内可能无云(clear eye)或由低云和中云填充(filled eye),是热带气旋近地面气压的最低点[10] 。风眼内的风速显著低于外围区域,通常不超过24 km/h,很少或无雨,其内部盛行下沉气流,靠近眼墙的边缘区域为气旋性涡度的上升气流。风眼内部和上方大气的位势温度要高于其周围环境[19] 。
台风风眼图
风眼尺寸的常见取值在50 km左右,随高度升高而增长,且北半球热带气旋的风眼直径通常小于南半球热带气旋[20] 。风眼大小的极端的例子包括1960年台风卡门(typhoon Carmen)的370 km和2005年飓风威尔玛(Hurricane Wilma)的3.7 km[21] [22] 。热带气旋的强度对风眼直径敏感,给定相同的热力和动力学条件,风眼直径小的热带气旋具有更高的最大潜在强度[23] 。
随着热带气旋生命阶段的变化,风眼的几何特征会发生改变。快速增强的热带气旋拥有小、清晰且高度对称的风眼,有时被称为“针孔眼(pinhole eye)”、成熟期热带气旋拥有对称的圆形风眼,且风眼被连续的眼墙包围,即“闭合眼(closed eye)”[24] [25] 。处于消亡期或发展不完全的热带气旋具有不规则的风眼,例如眼墙不闭合(open eye)、形态不对称或残片状的风眼[25] 。风眼的动态变化在热带气旋的业务天气预报中可作为参考[24] 。
并非所有的热带气旋都具有成熟期的风眼(闭合眼),按1989至2008年大西洋海域热带气旋的气候统计,60%的飓风个体具有清晰的风眼,且风眼首次出现时,热带气旋中心最大风速的平均值为29.8 m/s,即处于强度略低于1类飓风的阶段[25] 。
眼墙
眼墙是围绕热带气旋风眼形成的塔状直展云系(cumuliform cloud),高度可由海平面伸展至流层顶,对热带海域而言,该高度约为15 km。眼墙内包含旺盛的对流活动并在对流层中层形成潜热释放。眼墙也是热带气旋内风速和单位降水率最大的区域,对眼墙的最大风速进行观测可以估计热带气旋的强度[10] 。
强度较高的发展期和成熟期热带气旋的眼墙可能包括主眼墙和次级眼墙(secondary eyewall)两部分,该现象通常与眼墙置换(eyewall replacement cycle)有关[26] 。当主眼墙内的对流活动达到一定强度时,靠近眼墙的主雨带内侧会有强对流活动发展并形成新的次级眼墙。次级眼墙会逐渐向风眼方向运动,对原先的眼墙进行置换[26] 。眼墙置换期间,由于原先的眼墙由于脱离了有利于对流形成的区域,因此被孤立和削弱,而次级眼墙尚未发展完全,因此热带气旋会发生暂时性的强度下降。眼墙置换完成后,由新眼墙维持的热带气旋会再次增强(re-intensify)[26] 。
1997年的台风艾碧正在进行眼壁置换
外部结构
螺旋雨带
螺旋雨带是完全发展的成熟期热带气旋具有的结构,在本质上是热带气旋内除眼墙外所有对流系统的总和[27] 。螺旋雨带随气旋中心按正涡度方向旋转,切向速度随高度升高而减小,其内部包含不连续的对流性降水[27] 。近地面受螺旋云雨带影响的区域可能出现阵性降水和强风等天气现象,因此在天气预报中,螺旋雨带定义了外围大风区和降水区的位置[28] 。
热带气旋的螺旋雨带通常有“主雨带(principle rainband)”、“次级雨带(secondary rainband)”和“外围雨带(distant rainband)”之分[29] [28] 。其中主雨带也被称为“内雨带(inner rainband)”,是螺旋雨带的主体部分,在气旋的运动过程中几乎与眼墙相对静止[27] ,在一些研究中被认为是热带气旋本体和环境的分界[30] 。次级雨带是围绕主雨带旋转的一组对流单体。外雨带可能沿气旋半径被逐步卷入主雨带中,也可能松散地组织在热带气旋周围[27] 。外围雨带是热带气旋最外侧的零星出现的对流系统的总和,在一些研究中也被称为“外围中尺度对流系统(Outer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OMCS)”[31] 。
螺旋雨带具有复杂的中尺度结构,按雷达回波的观测结论,在中低层水平面内,螺旋雨带内侧气流背离气旋中心吹向雨带,且强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强[32] 。螺旋雨带低层是强辐合区,伴随有近地面的外部气流汇入。辐合区的位置随高度偏离气旋中心且辐合强度随高度减弱,在对流层中上层转变为辐散。在沿气旋中心的剖面内,螺旋雨带包含二级垂直环流,其中上升气流位于雨带内侧(辐合区域)且随高度向外侧倾斜,并可能包含对流性强降水,下沉气流位于上升气流外侧,强度低于上升气流[32] 。
螺旋雨带中次级雨带的形成被认为由热带气旋内部涡旋罗斯贝波(vortex Rossby waves)的向外传播有关[33] 。螺旋雨带中主雨带的动力学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主雨带在确立后,会改变热带气旋的动力结构,并与眼墙的形成和置换有关[34] 。
外围大风区
热带气旋外部,包括外围雨带的所在区域可观测到强风,其覆盖范围被通称为“外围大风区”,按诊断参量可由“强风半径(gale wind radii)”定义[35] 。强风半径是热带气旋的直接天气影响范围,通常与热带气旋本身一样呈现对称形态[36] 。在热带气旋登陆时,由于下垫面的影响,强风半径内的风速和其范围会发生变化[35] 。
特征
云系
热带气旋的云系是其动力学特征的固有表现,一般地,对流活动产生的直展云系在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具有处于中心地位[37] ;进入成熟期后,热带气旋也已直展云系为主,其内部包含有旋转的强上升气流和相对较弱的下沉气流。层云可见于热带气旋的风眼,其垂直高度在边界层顶附近,上方是顶部下沉气流。眼墙云以积云族为主,垂直高度可达对流层顶,在卫星云图上表现为中心密集云团区(Central Dense Overcast, CDO)[29] 。
眼墙云在形态上受到气旋内部梯度风平衡, 以及边界层内中性层结气流斜向输送的影响,通常按一定坡度向外伸展,并间歇性地受到其下方由湿静力能驱动的浮力抬升的作用而产生动态变化[29] 。主雨带和次级雨带由对流单体组成,在云系方面也以塔状积云为主,其内部包含翻转上升气流(overturning updrafts)和稳定的下沉气流[29] 。眼墙置换发生时,主雨带和眼墙的云系会发生合并。外围雨带的云系与一般意义上中尺度对流系统内的云系具有相同特征,在形态上由涡旋动力学主导并包含以积雨云为代表的强降水云系[29] 。
特征尺度
热带气旋的空间尺度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一般地,在近地面和对流层中下层,例如700 hPa等压面层,热带气旋可能是一个100 km尺度的中尺度系统或1000 km尺度的天气尺度系统[38] [39] ,其运动被认为受到5000 km以上行星尺度波动和引导气流的影响[40] 。按一些特殊个例,超级台风泰培(super typhoon Tip)的直径达到了2200 km[41] ,而热带风暴马可(Tropical Storm Marco)的直径仅有18.5 km[42] 。热带气旋在一些研究中被认为是”升尺度”的过程,即预先存在的天气尺度气旋性扰动和对流尺度的能量、涡度特征相叠加[29] 。
在时间尺度方面,热带气旋在登陆前通常能存在数周,属于中尺度系统中能长期维持的类型,但少数个例,例如维持了31天的飓风约翰(Hurricane John)[43] ,在时间尺度上可能超过锋面气旋等天气尺度系统。此外,考虑热带气旋变性为温带气旋的情形,其按天气影响估计(而非系统本身)的时间尺度可能更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