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公众气象预报手拿碟儿敲起来完整版舞蹈_舟山公众气象
1.8月12日浙江酷热天气依旧盘踞 杭州未来三天40℃高温“天天见”
2.舟山环境污染状况
3.梅花台风对绍兴影响大不大,有多大
2010年春节气温预测-2010过年天气预测:天气不错大家放心耍,南北方差气温差别很大,大家出行前作好准备。总的来说今天春节气温会比去年春节冷点。下面详细预报各旅游城市春节天气
杭州10℃/3℃ 宁波12℃/4℃ 嘉兴9℃/1℃ 苏州7℃/2℃ 湖州11℃/2℃ 无锡7℃/-1℃ 舟山11℃/3℃
常州8℃/-2℃ 绍兴11℃/2℃ 南通8℃/-1℃ 启东8℃/-1℃ 太仓7℃/1℃ 昆山6℃/1℃ 丰县5℃/-5℃
石家庄2℃/-7℃ 张家口-6℃/-15℃ 承德-6℃/-18℃ 唐山-1℃/-12℃ 秦皇岛0℃/-12℃ 沧州0℃/-8℃ 衡水3℃/-7℃ 邢台2℃/-7℃ 邯郸4℃/-7℃ 保定1℃/-8℃ 廊坊0℃/-8℃
空气温度记录可以表征一个地方的热状况特征,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国防、经济建设的应用上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的所要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气温有定时气温(基本站每日观测4次,基准站每日观测24次),日最高、日最低气温。配有温度计的台站还有气温的连续记录。
春节期间香港天气-2010春节香港天气
香港春节时,通常比较冻,约14-20度吧.... 如遇东北季候风,降到8度也遇过, 春节时比较乾燥,衣服可以很快乾,另外自身排汗也比较少,比起夏天可以少带衣服
2010春节上海气温
上海属于海洋性气候冬天一般较阴冷,像近几天上海又开始大风降温天气,气温一般在零下左右徘徊郊区更冷。如果现在来的话建议你一定要带上件羽绒衣或厚实点的冬装。老人家小孩一定要带好帽子口罩手套围巾防寒保暖有备无患!气温和北方相比暖和很多.来时就穿毛衣和外套?或者薄毛套衣羽绒服.药物嘛一般不需要老人家如需要的话上海也都买得到,大人孩子嘛多冲一些维生素C泡腾片可以预防一下感冒!毕竟上海广州虽同属南方但上海可没广州温暖!
2010春节期间山东天气
2010年春节期间,有一次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山东省。全省大部地区天气以晴为主,除夕到初一受节前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仍然较低,初二到初三气温明显回升,初四到初六受冷空气影响气温有所下降。
海南省被誉为“没有冬天的海岛”。海南省气象台称,海南春节黄金周期间天气总体较好,气温适宜,有利于公众外出旅游、进行户外活动。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受弱冷空气影响,海南岛部分地区有降雨、雾及小幅降温。最低气温11至13摄氏度,最高气温北部为19至21摄氏度、南部25至27摄氏度。虽然少了点阳光明媚,但仍是春暖花开、风光怡人的气候
2010年桂林春节天气-春节期间桂林天气
2010年春节长期间,桂林市各气温都比较低,尤其是桂林北部高寒山区则会出现冰冻。但可以心的是,冰冻持续的时间不长,时间持续的低温雪冰冻天气不会出现。
2010春节期间北京的天气-北京春节天气预测
北京今年很冷.今天已经是下了第三场大雪了.要穿羽绒服等厚衣服?里面保暖内衣外面帽子 手套 围巾都不能少,除夕天气为晴间多云,有二北转南风,当日最高气温为1摄氏度,而夜间天气为多云间阴,风力会减小,最低气温为零下7摄氏度。
2010年北海春节天气
大概春节这段时间10-20度这样子,不会太冷。
2010年四川春节天气
春节黄金周期间,四川不会受到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气温缓慢回升,天气变化趋势为前期较差?固原天气,后期较好,对户外活动影响不大?高要天气。节日前期,四川盆地大部分地方以阴天间多云为主?26日和28日四川盆地和攀枝花市早晚有间断小雨,甘孜、阿坝、凉山三州部分地方有阵雪,其中凉山州东北部的局部地方有冻雨。
节日后期,全省大部分地方为多云天气。
具体天气预报
除夕:全省以多云天气为主,四川盆地中部早晨有雾?北部山区有霜。
初一:四川盆地北部阴转零星小雨,四川盆地南部阴有小雨,凉山州有阵雨或阵雪,甘孜、阿坝、攀枝花三州市多云到晴。
初二:四川盆地和攀枝花市为阴天间多云天气,部分地方有零星小雨,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市多云间阴天,局部地方有阵雪或阵雨。
初三:全省大部地方以阴天为主,四川盆地、攀枝花市和凉山州南部有间断小雨,甘孜、阿坝两州和凉山州北部有阵雪。
初四:四川盆地内将由阴天转为多云间晴天气,甘孜、阿坝、凉山、攀枝花四州市为多云间晴天气。
初五~初六:四川盆地内为阴天间多云,甘孜、阿坝两州多云到晴,凉山州和攀枝花市多云间阴。
成都市具体气象要素预报
除夕: 多云?永康天气,早晨到上午有雾,温度:-3~6℃
初一: 阴转零星小雨,温度:-2~7℃
初二:阴天,温度:0~8℃
初三:零星小雨转阴,温度:2~8℃
初四:阴转多云间晴,温度:3~9℃
初五:阴天间多云
初六:阴天有短时多云,温度:4~10℃
春节,失败的终点,成功的起点,您把满腔热情和无穷的智慧赋予严寒的冬天,赋予沉睡的大地,赋予岩石上的那颗小草......
8月12日浙江酷热天气依旧盘踞 杭州未来三天40℃高温“天天见”
杭州曾经有台风登陆过。
根据资料显示,13年9月22日,台风露娜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为12级。此外,杭州还受到过多次台风的影响,包括1985年台风韦恩、1991年台风弗雷德、1994年台风丹尼斯、1995年台风法拉利、19年台风温妮、2005年台风泰利、2008年台风凤凰等。
在台风来临前,杭州市会发布相应的台风预警和防御指令,提醒公众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公众应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信息和警报,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避免外出、准备好应急物品、关好门窗等。同时,需要了解台风路径和强度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防御措施。在台风过去后,需要做好清理和恢复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台风形成原因:
1、地转偏向力要大
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是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地球自转偏向力是台风形成的动力来源,只有地球自转偏向力足够大,才能让台风旋转起来。在赤道,地转偏向力为零,扰动不能发展为旋转的,也就没有台风形成。因此,地转偏向力是台风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2、水汽条件
台风形成的三个条件之一是水汽条件。夏秋时节,海面气温高,水汽不断蒸腾而上,形成了低气压。这样的流动气流环境中,海平面气温高,水汽一直蒸腾而上,没有水汽是不行的,能量来源就是丰沛的水汽。因此,丰沛的水汽是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3、温度高
台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热带海面温度高,海水蒸发量大,形成低气压中心,空气漩涡形成。只有温度高,水面的水才能蒸发,因此台风的形成也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高的情况下,水面的蒸发量大,台风的形成也需要考虑温度的影响。
舟山环境污染状况
未来三天(2022年8月12日至14日),副热带高压依旧强势,浙江高温不下线,其中杭州最高气温将连续在40℃或以上,酷热难耐。在高温侵袭的同时,浙江午后多雷雨天气,局地或伴有短时暴雨和8~10级、个别地区11级以上雷雨大风。
由于副热带高压持续控制,近日浙江高温热浪天气持续在线,据统计,截至8月10日,8月以来浙江全省平均气温31℃,比常年同期高2℃,为历史第2高(最高2013年31.4℃),昨天临安(42℃)更是刷新今年以来最高气温纪录。热浪侵袭的同时,昨天下午,湖州南部、杭州、绍兴南部等地还有雷雨天气出没。
未来一周,副热带高压依旧强势,晴热少雨仍是浙江天气主角,今明两天,舟山、温州、台州东部地区的最高气温普遍在36~38℃,其它地区大部39~41℃,局部41℃以上,杭州最高气温将连续在40℃或以上,热浪滚滚。
此外,今天,浙江全省晴到多云,午后有分散性雷阵雨。
明天,浙江全省晴到多云,其中浙北和浙西地区午后局部有雷阵雨。
后天,浙江全省晴到少云。
气象专家提醒,近日浙江高温酷热天气持续,降雨偏少,公众需持续做好防暑降温措施,户外活动或工作可尽量避开午后气温最高的时段,谨防中暑。
梅花台风对绍兴影响大不大,有多大
监测结果表明:
2005年我市海洋环境监测结果表明:近岸海域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为4131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为2396平方公里,舟山海域海洋环境质量总体与去年相近,但严重污染海域面积有所下降。
海水中主要超标因子是营养盐类,部分测站石油类略有超标。
2005年舟山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质量良好,除重金属铜在部分测站略有超标外,其余指标均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2005年舟山市部分沿海地区经济贝类的卫生质量状况尚可;抽样检测的经济贝类(贻贝、缢蛏、泥蚶、牡蛎等)中,除重金属铅、镉和滴滴涕(DDTs)略有残留外,其余指标均符合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
赤潮灾害频繁发生。
2005年共发生赤潮11起,累计面积超过10000平方公里。
随着舟山市经济的发展,近岸和近海海域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各类污染物的排海量在近期内亦不会出现明显的减少。
因此,需加强对舟山市所辖海域海洋环境监测和整治力度,为各级部门制定海洋环境管理政策、确定海洋环境管理目标、减轻海洋灾害和调整经济结构服务。
同时,也希望我市各级部门和社会公众继续密切关注舟山市的海洋环境状况,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保护海洋环境,确保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和完整性,保证海洋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舟山市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及趋势
2.1 入海污染
大江大河污染
2005年,舟山海域附近的长江、钱塘江和甬江等主要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主要污染物入海量约为617万吨,其中COD 591万吨,约占总量的95.8%;营养盐19万吨,约占总量的3.1%;石油类3.9万吨。
陆源入海污染
据统计年鉴,2004年我市废水排放总量为2018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038万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0.47万吨。
海源入海污染
2005年我市海水养殖面积为93公顷,比上年减少10.5%,海水养殖产量11.54万吨,同比减少8.6%。
随着我市近岸海域海水养殖面积减少及推进无公害生产,养殖自身所产生的污染物呈减少趋势。
海上流动污染源包括商、货、渔船排污等,主要污染物类型是废油、废气、压舱水、生活垃圾和污水等。
据初步统计,至2005年底,我市海洋机动渔船已达到 9103艘,总功率136.99万千瓦,渔业劳动力达99956人。
2.2 海水环境质量
2005年我市海洋环境监测结果表明:舟山海域海洋环境质量总体与去年相近,但严重污染海域面积有所下降;海水中营养盐超标严重、石油类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余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舟山海域严重污染海域面积为4131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为2396平方公里,轻度污染海域面积为2167平方公里,较清洁海域面积为2713平方公里,清洁海域面积为9423平方公里。
无机氮
舟山海域中,无机氮平均含量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超标倍数为1.77。
嵊泗列岛附近海域、岱山、衢山岛附近海域及舟山本岛附近海域均为严重污染海域,其平均含量分别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2.27倍、0.47倍和0.33倍。
与上年相比,嵊泗列岛附近海域无机氮含量有所增大,岱山、衢山岛附近海域及舟山本岛附近海域无机氮含量有所减少,数据显示,长江排污呈增加趋势。
活性磷酸盐
舟山海域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除舟山本岛附近海域为轻度、中度污染海域外,其它海域均为较清洁海域。
嵊泗列岛附近海域、岱山、衢山岛附近海域及舟山本岛附近海域活性磷酸盐的平均标准指数分别为1.40、1.70和2.13,与上年相比,磷酸盐污染程度有所减小)。
石油类
舟山海域石油类平均含量与去年相比有所升高,属轻度污染海域。
其平均含量基本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但舟山本岛附近海域石油类略有超标,超标倍数为1.94。
数据显示,舟山海域油类污染随着舟山本岛及附近岛屿新建、扩建油库、油码头,油品进出、储运量增加而加重。
2.3 海洋沉积物质量
2005年舟山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质量良好,石油类、硫化物、有机碳、汞、镉、铅、砷、666、滴滴涕(DDTs)等指标均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重金属铜在部分测站略有超标。
重金属铜在部分测站出现超标,最大标准指数1.28,超标率75%。
2.4 海洋生物质量
2005年对舟山市沿岸经济贝类(贻贝、缢蛏、泥蚶、牡蛎等)进行抽样检测的结果表明:舟山市经济贝类体内重金属铅超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镉和DDTs略有残留,其它指标均符合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
与04年相比,生物质量有所好转(表3)。
表3 不同年份舟山市经济贝类体内主要超标因子
调查年份 主要超标因子
2002年 无
2003年 DDT
2004年 石油烃、重金属铅、砷、DDT
2005年 重金属铅、镉、DDTs
铅 嵊泗的泗礁和嵊山、岱山高亭和东沙以及普陀的六横等地区经济贝类体内重金属铅含量均超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标准指数均在2.6~6.9之间。
镉 重金属镉的含量在泗礁、嵊山、高亭、六横等地区经济贝类体内略有超标,标准指数在1.91~6.85之间;在其它地区均符合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
滴滴涕(DDTs) DDTs在泗礁、嵊山、东沙、六横等海域出现超标,标准指数均在1.17~2.40之间。
3. 海洋灾害与海洋污损
3.1 赤潮灾害
2005年,东海赤潮灾害严重,舟山也是重灾区之一。
舟山海域全年共发生赤潮11次,累计面积超过10000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近一倍,为近5年之最;同时出现了新的优势种(如米氏凯伦藻、圆海链藻等);5~6月份是舟山海域赤潮多发期(见表4)。
本年度赤潮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antatum)、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等,赤潮发生区域未出现养殖生物异常现象,对中街山、嵊山、朱家尖、桃花岛等赤潮发生区域及附近海域的鱼类、贝类生物进行贝毒检测,全部生物样品均未检出赤潮毒素。
表4 2005年舟山海域较大面积赤潮一览表
序号 发生时间 地点 经纬度 面积(km2) 赤潮生物
1 6.1 在嵊山岛西南至
大长涂山以东附近海域 122°40.1′E,
30°28.0′N~
122°34.4′E,
30°07.3′N 约4000km2 长崎裸甲藻
具齿原甲藻
2 6.2-6.3 中街山列岛至
长江口外附近海域 122°37.6′E,
30°05.5′N~
122°44.9′E,
31°29.9′N 约6000km2
(跨省) 长崎裸甲藻
具齿原甲藻
中肋骨条藻
聚生角毛藻
3 6.4 长江口外附近海域 122°15.0′E,
31°00.9′N 约1000km2
(跨省) 中肋骨条藻
聚生角刺藻
4 6.5 花鸟山北部至
长江口外附近海域 122°44.9′E,
31°00.5′N~
122°45.0′E,
31°30.0′N 约2700km2
(跨省) 中肋骨条藻
聚生角刺藻
长崎裸甲藻
具齿原甲藻
5 6.16 大戢山、嵊泗马迹山、嵊山、花鸟山、浪岗列岛、虾峙门和桃花岛及121°12′E,30°29′N、122°14′E,30°37′N、122°31′E,29°59′N等海域 10km2~330km2 圆海链藻
中肋骨条藻
具齿原甲藻
3.2 风暴潮
本年度舟山沿海主要有3次风暴潮过程,分别受台风“麦莎”(0509号)、“彩蝶”(0514号)和“卡努”(0515号)影响所致。
其中,台风“麦莎”于8月5日在浙江台州玉环登陆,台风“卡努”于9月11日在浙江台州椒江登陆,台风“彩蝶”在外海转向。
3个台风均给舟山沿海带来了较大的潮位增水,由于台风“麦莎”和“彩蝶”影响时适逢天文大潮,舟山海洋站(沈家门)、岱山海洋站均出现了超过当地警戒水位的 *** 位,而台风“卡努”适逢天文小潮,虽然影响很大,但未出现超过警戒水位的 *** 位。
全年极值 *** 位出现情况:舟山海洋站极值 *** 位为276cm(85黄海基面,下同),出现在9月5日;岱山海洋站极值 *** 位为242cm,出现在9月5日;二站极值 *** 位均出现在台风“彩蝶”影响期间。
3.3 灾害性海浪
2005年,舟山沿海及邻近海域出现4米以上巨浪日数为21天,与常年相比明显偏多,其中受台风影响为10天,受冷空气影响为8天,受两者共同作用影响的为3天。
3.4 海洋污损
2月25日,“宁大1号”船在浙江省舟山五奎山锚地与锚泊的“运鸿7号”船碰撞,货舱破损,溢油约0.5吨。
9月23日,“华杰6号”轮船在浙江省舟山马峙锚地海域,从透气管中溢出125公斤燃油。
4. 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
4.1 海水养殖区环境状况
嵊泗海水增养殖区
2005年4~9月,对嵊泗海水增养殖区(嵊泗绿华岛)共布设7个监测站位,开展了6个航次的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养殖区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是主要超标因子,最大标准指数为3.20(按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计算),pH、DO、COD、粪大肠菌群单因子均未对养殖区水体产生沾污;沉积物中,监测海域的硫化物、有机质、粪大肠菌群、总汞、铅、砷、镉的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生物体总汞、镉、铅、砷、铜、石油烃指标均符合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粪大肠菌群的含量超标(≤3个/克)较多(为15~18个/克);滴滴涕、多氯联苯、麻痹性贝毒及腹泻性贝毒的含量均未检出。
丁嘴门增养殖区
2005年5~9月对岱山丁嘴门重点海水增养殖区的水质、沉积物进行了样和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5~9月期间海水养殖区无机氮平均含量超过国家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局部水域活性磷酸盐超标,其他监测指标均符合海水养殖水质标准;养殖区的沉积环境较好,个别区域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残留偏高,其含量超过国家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养殖缢蛏体内重金属镉含量超标。
4.2 重点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状况
定海污水处理厂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
2005年4~11月对排污口及邻近海域进行了6个航次的监测,结果表明:排污口水域的氨氮、粪大肠、生化需氧量(BOD5)等指标超《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8-1996)中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化学耗氧量(COD)、油类和悬浮物部分超标;挥发酚、重金属总汞、镉、铅、砷符合标准,该排污口有一定的海域环境危害或潜在危害。
排污口邻近海域水体中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磷酸盐等营养盐类,油类也略有超标。
水体中超四类海水水域面积为28.8km2。
浙江海生力集团有限公司排污口及邻近海域
排污口附近海域氨氮、粪大肠等指标超《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8-1996)中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生化需氧量(BOD5)部分超标;化学耗氧量(COD)、油类、悬浮物、挥发酚、重金属总汞、镉、铅、砷符合标准;排污口邻近海域水体中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磷酸盐等营养盐类,油类也略有超标;沉积物中,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重金属砷、汞、铅、镉等指标均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生物质量中,龙头鱼体内的石油烃、粪大肠菌群、重金属铅和镉均符合一类生物质量标准。
监测结果表明:该排污口对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有一定危害或潜在危害。
舟山海洋生物工业园区排污口及邻近海域
排污口附近海域粪大肠等指标超《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8-1996)中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氨氮、化学耗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部分超标;油类、挥发酚、重金属总汞、镉、铅、砷符合标准;排污口邻近海域水体中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磷酸盐等营养盐类,油类也略有超标;沉积物中,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重金属砷、汞、铅、镉等指标均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生物质量中,龙头鱼体内的石油烃、粪大肠菌群、重金属铅和镉均符合一类生物质量标准。
该排污口有一定的海域环境危害或潜在危害。
表5 2005年舟山市重点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结果
入海排污口
名 称 排污类型 邻近海域海洋功能区
及环境保护要求 邻近海域生态
环境质量等级 海域主要
环境问题
舟山市定海
污水处理厂排污口 市政 港口区
倾废区 水质不劣于第四类,沉积物不劣于第三类,生物不劣于第三类。
较差 水质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
舟山海洋生物
工业园区排污口 工业 港口区 水质不劣于第四类,沉积物不劣于第三类,生物不劣于第三类。
较差 水质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BOD5超标。
浙江海力生集团
有限公司排污口 工业 港口区 水质不劣于第四类,沉积物不劣于第三类,生物不劣于第三类。
较差 水质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
4.3 海水浴场环境状况
2005年在游泳高峰期(6至10月)对朱家尖南沙海水浴场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海水浴场在开放期间水质优良率达100%、健康指数超85的概率达100%、无粪大肠菌群超标现象。
海水浴场环境质量状况良好,适宜游泳及其它水上运动。
4.4 海砂开区域环境状况
为依法管理海砂开行为,科学评估砂对岸滩剖面的坡度、底质、沉积地貌相带的影响程度,全面掌握岸滩高程变化过程,2005年初,市海洋与渔业局委托宁波海工勘察研究院进行了崎头洋海砂开对朱家尖沿岸沙滩影响的勘测调查,并邀请河海大学等专家、教授对历时半年完成的勘测调查报告书进行评审。
评审通过的报告书表明:崎头洋海域砂工程前后引起的潮流流场变化仅限于工程区附近水域,对大范围海域的潮位、潮流流场、流态没有影响,对朱家尖沿岸沙滩沙量也没有产生影响。
但同时指出,持续、大规模开对附近周边海洋环境将产生很大负面影响,应加强管理,严格控制。
自2004年8月份起,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对朱家尖里沙和东沙的沙滩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工作。
二年监测结果表明:两个沙滩砂面高程的变化总体上不显著,但受季节、天气系统、潮流、海浪等因子的影响较明显,需要作长时期的跟踪监测。
4.5 滨海风景名胜区环境状况
2005年,我市组织开展了普陀风景名胜区、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等2个重点滨海风景名胜区的海洋环境预报。
根据海洋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对2个重点滨海风景名胜区进行了旅游适宜性评价,普陀风景名胜区全年适宜和较适宜旅游的天数占69.6%,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全年适宜和较适宜旅游的天数占64.4%,各风景名胜区不适宜旅游的情况主要由于风浪影响所致。
表6 舟山市重点风景名胜区环境状况
风景名胜区 适宜旅游天数 较适宜旅游天数 不适宜旅游天数
普陀风景名胜区 158 96 111
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 126 109 130
5. 海洋生态环境和保护修复
5.1 保护区建设
浙江嵊泗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
浙江嵊泗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已获得浙江省人民和国家海洋局的批准,该保护区总面积549平方公里,其中岛陆面积19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生态环境、珍稀濒危生物、鱼类、贝藻类、无人岛和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
目前,保护区的各项建区工作正按开展。
保护区的建立将使海洋自然环境和珍稀濒危物种得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得到的保护、海洋的恢复,促进的可持续利用、环境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浙江普陀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
中街山列岛位于舟山海域东北部,处于舟山渔场中心位置,是一个高生产力海域,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和岛礁生态系统。
2005年7月保护区的论证材料通过了专家评审,已上报浙江省人民审批。
该保护区的面积202.9km2,保护对象为生态环境、鱼类、贝藻类、鸟类、无人岛和自然景观。
保护区的建立丰富了我市海洋保护区的类型,为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设奠定了科学基础,有利于保护中街山列岛附近海域海洋生态系统,合理开发,提高海岛居民生活水平,促进海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峙山列岛鸟类自然保护区
作为省级海洋鸟类自然保护区,在2005年度,各项工作又扎实推进,保护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管理手段继续改善,海洋鸟类得到了有效保护。
为使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更上一个台阶,海洋与渔业部门在项目资金上给予了一定的资助。
5.2 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建设是通过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适宜的环境条件,培育海区生物多样化,恢复海洋和增加渔获量,促进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舟山市的人工鱼礁建设在浙江的起步较早,2003年舟山市在普陀区建设了我省第一个休闲型人工鱼礁。
2005年,我市在朱家尖休闲型人工鱼礁区又投放43艘经改装的报废渔船,新形成1.6万空方礁体,累计礁体已达22万空立方米,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工鱼礁之一。
嵊泗马鞍列岛投放3×3×3立方米水泥块426块,形成礁体3万空立方米,岱山秀山投放报废渔船18艘,形成礁体1.3万空立方米。
5.3 增殖放流
2005年,东海区、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舟山市投入了数百万元资金,在舟山海域开展增殖放流工作,共放流大黄鱼、日本对虾、海蜇、梭子蟹、鲷类等各类品种1.3亿尾。
此外,为了放流苗种能顺利成活,在我市海域设立了3600km2的临时增殖放流保护区,规定从5月15日到9月15日禁止对产生影响的作业方式作业。
通过增殖放流工作的开展和临时增殖放流保护区的设定,使舟山海域的渔业状况局部得以恢复。
5.4 废旧电池回收
2005年,舟山市和嵊泗县海洋与渔业部门进一步启动废旧电池回收工作。
会同舟山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在嵊泗县渔业重点乡镇的码头及学校、社区附近设立了废旧电池回收箱,并取了加大宣传力度,给予一定的奖励等措施,调动了渔民对废旧电池回收的积极性,使得废旧电池回收工作得到了有效开展。
目前在嵊泗五龙、菜园等地已设立了九只固定的废旧电池回收箱,已回收电池3万余节。
5.5 伏季休渔
2005年伏季休渔期间,舟山市各级海洋与渔业部门加强海陆联动执法,严防严查,严管重罚,实现了全市伏休零违规。
同时根据《2005年伏休开捕前执法管理方案》,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圆满地完成了预定。
5.6 渔民转产转业
2005年是渔民转产转业的第四年,舟山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大力实施渔民的转产转业工程,全年转产渔民2008人,报废拆解渔船323艘,到2005年底舟山市共转产渔民累计达7674人,报废渔船1703艘,上缴马力指标18.2万千瓦,在全国地级市中居于首位。
渔民转产转业的推进,有效地压减了海洋捕捞强度。
5.7 生态养殖
舟山市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加大生态养殖工作力度,推广标准化养殖和科学养殖模式,积极实施“三带一区”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全市优势产业带基地全部通过无公害基地认证,新增无公害基地面积8085亩。
6. 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
6.1 相关地方性法规以及配套制度建设
2005年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完成了《舟山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和《舟山建设我国一流的现代化渔业基地规划纲要》的编制,目前两个规划已通过论证,并报市审批。
6.2 涉海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推动市、县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境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涉海工程的环评管理,严格涉海工程项目的审核(核准)工作,健全和完善审核审批制度,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进行严格把关,并对重大涉海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跟踪监视监测。
2005对非法海砂开及违法的涉海工程项目进行了处理,如对岱山鱼山岛附近的非法砂行为、册子岛违法填海进行查处。
对永跃船厂违法炸围堰和倾废责令补办手续等。
此外,还对明显违反海洋功能区划的项目进行了处理。
6.3 渔业执法
在渔业水域的环境管理方面,抓住渔港、渔船两个重要环节,结合渔业安全检查,对渔业海域、渔业船舶进行有效管理。
加强宣传教育,提供渔民的环保意识;加强远洋渔业船舶的防污管理,按规定配置了油污水分离装置,保护海洋环境;加大海洋港口监督检查力度,查处违规排污。
7. 对策与建议
鉴于2005年舟山市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建议如下:
继续加强陆源入海排污口的监督监测。
2005年对选取的重点陆源排污口的监督监测表明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不容忽视,超标和违规排放现象较为严重。
因此要继续加强对我市陆源入海排污口的监督监测和对排污单位的监督管理,新、扩建项目必须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切实做到“三同时”;同时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加大对陆源入海污染物的控制和治理力度,特别是海洋油污染日趋严重的状况,要加强油污染源的控制。
加强污染物总量控制及企业污水达标排放。
加强与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及企业污水达标排放,应将各工业企业的达标排放与纳污海域的环境容量紧密联系在一起,各排污口应严格实施纳污口污染物总量控制及环境容量意识下的达标排放,为舟山“海洋经济强市”和“生态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监视监测。
为了更好的做好我市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2006年应继续加强我市海洋环境保护和监视监测工作,特别是在进行近岸海域趋势性监测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重点港湾、重点污染区如排污口等的监视监测。
加大重点海洋保护区的保护力度。
推进浙江嵊泗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浙江普陀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设进程,将该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尽快纳入法制化和程序化。
继续加强海洋污损及赤潮、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监视监测。
开展完善海洋污损的监测与评估工作,进一步完善赤潮、风暴潮、灾害性海浪等海洋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工作。
完善海洋灾害应急响应系统和措施,积极开展相关的海洋灾害技术研究,有效降低海洋灾害损害。
加强海岸工程、海洋倾废区等涉海项目的监管力度。
对涉海工程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论证、严格审批,并积极开展涉海项目的环境影响跟踪监视监测。
加强海洋监测预报体系建设。
针对海洋灾害、海洋事故及突发增加,海洋污染加重的趋势,海洋监测、预报更显重要。
目前,海洋监测预报的能力和手段远远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
因此,要加大投入,尽快形成以市级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为枢纽,以县区级站为骨干,包括三大岛在内的,布局合理、较为完整的全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体系。
台风梅花7级大风的半径有400公里,10级强风的半径为140公里,在7日将会对绍兴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今年第9号强台风“梅花”6日10时其中心位于浙江省舟山市东南方大约460公里的海面上,就是北纬27.3度,东经125.8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50百帕。
预计,“梅花”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逐渐向浙江舟山到江苏启东一带沿海靠近,有可能于7日凌晨到下午在这一带沿海登陆,也有可能在上述地区近海北上。
14级(45米/秒)台风的摧毁力——2.025吨/平米。必须做好防范措施。鐧惧害鍦板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