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上最矮的山是什么?

2.香港太空馆的背景知识

3.香港天文台的历史

4.香港地下天文台是不是合法的

5.香港气象台和天文台是在一起吗

香港天文台首页_香港天文台九天天气预报路径图

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以后,因为香港的地理位置适合研究台风等气象,1879年英国皇家学会建议在香港设立气象观测台。当时在东亚,只有上海徐家汇、马尼拉、北京及荷属印尼雅加达四处有专业的气象观测台。前两者是由耶稣会修士运作,而香港正好位于二者之间。由于台风常对香港造成破坏,香港政府亦支持皇家学会的建议。1883年夏季,香港天文台正式创办,杜伯克博士(Dr.Doberck)任天文台首长天文司。天文台最初的职责包括:授时、气象、磁场及水文观察,与天文毫无关系,可是当时负责翻译的华人却错译为“天文台”,一直沿用至今。1912年,英皇乔治五世对香港天文台颁赐皇家香港天文台(英语:RoyalObservatory)的称号,直至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为止。 天文台在1948年加入国际气象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前身),开始进一步使用高技术的仪器进行天气预测,天文台于1949年开始利用无线电探空仪及雷达探空系统预测气象资料,并于1959年引入第一座天气雷达。于1964年后接收极轨卫星的自动图像传送信号。1973年,天文台首部电脑系统启用,在两年后的1975年,天文台使用世界气象组织的全球电信系统,建立了三组专用电路交换气象资料,包括香港至东京(1969年)、香港至曼谷(1970年)及香港至北京(1975年)。

1980年,天文台设置第一套套铯原子钟报时系统,为香港提供准确的报时讯号。天文台亦分别在年及1985年建立两个位于赤鱲角、沙田的自动气象站及位于京士柏的辐射测量室。天文台在1996年在因特网成立网页,是最早成立网页的香港政府机构之一。在2000年,天文台添增加了一套高效能服务器,提高气象数据处理的能力。一年后,天文台增强网站服务,开始提供文字版及有声版网页,让视障人士也可以在网上获得天气资讯。另外,天文台亦推出网站的“无线应用系统规约”(WAP)及“个人数码助理”(PDA)版本,供移动电话用户使用。

世界上最矮的山是什么?

在香港设立一个气象观测台的构想,最初是由英国皇家学会于1879年提出。皇家学会认为香港的地理位置甚佳,“是研究气象,尤其是台风的理想地点”。事实上,随着当时香港人口逐渐增加,台风造成的破坏已广受社会所关注。香港政府亦对皇家学会的建议表示欢迎。经过详细的探讨和研究后,皇家学会的建议最终在1882年获接纳。随着第一任天文司〔即首任天文台台长〕杜伯克博士(Dr. Doberck)于1883年夏天抵港,香港天文台亦于同年创立。

天文台早期的工作包括气象观测、地磁观测、根据天文观测报导时间和发出热带气旋警告。这些饶有价值的服务备受重视,且于1912年获得英皇佐治五世颁赐「皇家天文台」的称号。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中国,部门复称香港天文台。

Hong Kong Observatory ( 香港天文台的英文抬头 ) ,Observatory 的翻译一般用于(天文台、气象台、瞭望台)因此英文方面与中文翻译没有冲突的,估计是香港习惯了天文台。

香港太空馆的背景知识

最矮:天文台山 天文台山(Observatory Hill,旧称伊利近山 / Elgin Hill)是中国香港的一个山丘,位于九龙尖沙咀北部,为中国香港天文台总部的所在地,主要道路为天文台道。而山丘南部的诺士佛台及北部的山林道皆以特色酒吧及餐厅闻名。 第二矮:茶果岭 茶果岭是中国香港九龙东部的一个地方,位于观塘区蓝田附近,包括鲤鱼门西北面约14公里的一个村落,居民约有2

400人,其中部分家庭世世代代在该处居住。现在大部分居民为来自中国内地的新移民人士。此外,茶果岭亦包括大型屋苑丽港城。茶果岭是东区海底隧道九龙端出入口的所在之处。 于2006年茶果岭村的木屋及铁皮屋发生两次严重大火

数千人士无家可归,他们被安排暂住丽港城社区中心 第三矮:讯号山 1933年前的讯号山,留意中央的风球讯号和时间球 讯号山的时间球塔(1908年)讯号山(又称大包米、黑头角)是中国香港九龙尖沙咀的一个约40米高的小山丘,位于梳士巴利道与漆咸道交界。由于在维多利亚港的船只很易看到这个位置,中国香港天文台于1907年在山上兴建了讯号山讯号塔,负责以降下时间球的方式报时,并在热带气旋接近中国香港时悬挂热带气旋警告讯号。这座讯号塔就是「讯号山」一名的由来。 讯号塔以红砖建成,塔高12.8米,至1927年则加建至18米。1933年,因为无线电的普及,报时讯号和热带气旋警告讯号都可以透过电台广泛传播,中国香港天文台决定停止时间球报时服务,讯号塔也同时停止运作。 现时,讯号塔已被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列作中国香港二级历史建筑。讯号山则变成了讯号山花园,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

山冈的山!

Is 矮山

香港天文台的历史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引起不少香港人对天文的关注,香港政府亦曾于1961年建议在维多利亚公园兴建天文馆,然而最后却不了了之。直到1974年,天文馆的计划被香港市政局旧事重提,选址旧尖沙咀火车站附近的海旁,耗资6000万港元。由于香港的气象部门香港天文台已使用了“天文”一词,为免引起混淆,故香港天文馆最后落实名称时决定叫做香港太空馆。

1980年开幕的香港太空馆,成为全球首座电脑化的天文馆。太空馆天象厅内的电脑化星象仪,能够透过光学原理模拟实际星空环境,将亿万光年以外的星空,投射到天象厅的半球体荧屏。2004年,为答谢何鸿燊的2000万港元捐助,馆方决定将天象厅命名为何鸿燊天象厅以示答谢。根据2005年资料,香港太空馆每年平均约有70万参观人次。

香港地下天文台是不是合法的

天文台成立迄今已逾百年,部门的运作模式及服务范围亦不断与时并进,以满足现代社会的期望和需求。其间天文台不断引入先进科技,以配合业务发展。下表就天文台的发展历程作一大事纪要:

1883年,香港天文台成立。

1884年,开始定时作气象观测。 设立热带气旋警告系统﹝香港最早的海洋气象服务﹞。

1885年,时间球于尖沙咀警署首次降下。

1892年,开始提供海港气象服务。

1908年,透过无线电报接收船舶天气报告。

1915年,开始提供船舶天气预报的无线广播。

1921年,利用测风气球作高空探测。 开始地震测量工作。

1928年,开始提供天气预报的话音广播。

1937年,设立航空气象服务。

1949年,利用无线电探空仪及雷达探空系统测定高空气象资料。

1959年,天文台设置首座天气雷达。

1961年,开始测量大气中的放射性。

1967年,开始发出有关雷暴及豪雨的警告。

1973年,天文台设置首部计算机系统。

1975年,天文台透过世界气象组织全球电信系统﹝GTS﹞交换气象资料,并全面建立了下列三组地区性专用电路: 香港─东京﹝1969﹞ 香港─曼谷﹝1970﹞ 香港─北京﹝1975﹞ 开始发展首个天气预报数值模式。

1977年,接收日本气象厅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GMS﹞图像。 开始发出山泥倾泻警告。

1979年,设置了一套由三个站组成的短周期地震仪网络。 天文台首个天气预报数值模式﹝平衡正压模式﹞开始投入业务运作。

1980年,设置了首套铯原子钟报时系统。

1985年,首个粤港兴建的自动气象站于黄茅洲开始运作。 设立「打电话问天气」服务。

在京士柏建立了一所辐射测量室。

1987年,设立环境辐射监测计划。

1988年,一套新的天气预报数值模式(有限区域数值模式)投入运作,集中处理影响香港及邻近区域的小尺度天气系统.

1990年,辐射监测及评价中心成立。

1992年,一套以颜色为标记的「暴雨警告系统」开始使用。

1993年,天文台开始测量高空的臭氧及辐射。

1994年,天文台第一台多普勒天气雷达开始运作。

1996年,天文台在因特网设立网页。

1997年,将地震站网扩展至8个台站,并以数字式信号传送。

1998年,提供互动形式的资料查询系统﹝IES﹞服务。 天文台的机场多普勒天气雷达﹝TDWR﹞投入运作,每分钟探测风切变及湍流,向航机发出有关警告。

推出四天天气预报服务。

1999年,天文台在大帽山装置的新天气雷达系统正式启用。新系统提供高分辨率雷达数据,能更有效地监测恶劣天气系统。 天文台添置了一部超级计算机,用作运行一套高分辨率天气预报数值模式﹝业务区域谱模式﹞,以加强预测暴雨的能力。

开始发出寒冷天气警告。

开始提供紫外线指数。

2000年,开设了一所位于天文台附近一幢商业大厦内的资源中心,方便市民索取资料及刊物。 天文台添置了一套高效能服务器簇,以提高气象数据处理的能力。

推出五天天气预报服务。

开始发出酷热天气警告。

2001年,天文台增强网站服务,提供文字版及有声网页,让视障人士更容易获得天气信息。此外,天文台亦推出网站的「无线应用系统规约」(WAP)版本,供流动电话客户使用。 天文台装置了一套卫星接收系统,以接收由极地轨道卫星发放的高分辨率卫星云图。

香港首个气象浮标开始运作。

天文台位于长洲的最后一个信号站关闭,标志着利用悬挂风球传递风暴信息的时代的终结。

2002年,由世界气象组织主办,香港天文台开发和管理的「世界天气信息服务」网站正式运作。这个是世界上首个涵盖全球各大城市官方天气预报的网站。 天文台在赤角装置了世界上首台用于机场天气预警的激光雷达。

天文台获颁授ISO9001:2000认证,以认可天文台所提供国际航空气象服务的质素。天文台是亚太区第一批获得ISO认证的航空气象服务单位之一。

2003年,首次成功接收到从商业航机上计算机传送来的自动天气报告。 天文台更新了临近天气预报系统的计算机。新计算机可以处理更多的实时天气资料,运行更先进的演算法,以改良预报产品。

天文台网站向应香港政府信息政策,采用了「统一的外观与风格」设计为网站更新外观。

提供「可扩充标示语言」天气资料的服务。

推出七天天气预报服务。

2004年,全东南亚首套自动高空探测系统正式启用。 推出「个人数码助理」网站。

开始向国际度量衡局提供天文台的原子钟时数据,参与订定协调世界时。

以东道主的身份协办世界气象组织第二区域协会(亚洲)第十三次届会。

成为个气象部门接收和向全世界发送从商业航机上自动传来的天气报告。

首次为香港奥运滑浪风帆代表队提供了比赛场地天气预报服务及技术支持。

2005年,天文台与广东省气象局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合作建成闪电定位网络,并推出闪电位置信息服务。 天文台发表香港未来百年雨量评估。

天文台代表世界气象组织参与建立印度洋海啸警报系统及协助巴基斯坦大地震灾后撤消。

天文台开发的世界上首个激光风切变预警系统在香港国际机场正式业务运作,为升降的航机提供风切变警报服务。

香港天文台受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委托开发和管理的两个网站,即「世界天气信息服务」和「恶劣天气信息中心」开始业务运作,正式成为世界气象组织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香港气象台和天文台是在一起吗

是的。

香港地下天文台为一个因特网气象爱好者组织网站,成立于1995年6月。台长为曾于皇家香港天文台担任科学主任的方志刚,他现时于CNN负责亚洲区的天气资料分析。

网站亦设立讨论区、天气预测比赛、热带气旋预测比赛、网上投票等,为全球气象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自网站成立以来已吸引全球超过6000万人次浏览,成为香港天文台以外最受欢迎的本地气象网站。

扩展资料:

香港地下天文台的相关情况:

1、香港地下天文台(以下简称地下天文台)于1995年成立,为气象爱好者及专业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并逐渐发展为一个社群。

2、地下天文台为香港首个气象网站,主要资讯来自香港天文台及世界各地之气象及研究机构,让气象爱好者及专业人士进行比较及分析,对天气作出更全面的了解。

3、地下天文台不断以业余但专业角度进行研究,添置自动气象站、闪电位置探测器、大气电场监测仪等,并公布天文台未有提供的天气资讯,包括天气舒适度指数(酷热及风寒指数)、大气稳定度指数、寒潮预报指数(Δp时间序列)、空气质量指数及各国热带气旋预报路径图等。

百度百科-香港地下天文台

只是一个翻译的问题而已。

虽然上面两位及其链接里的都说明了香港天文台并非做天气预报。但早期还是有一项功能就是气象观测(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从英文可以看出meteorological 可以看出它最开始的功能就是做气象研究的(中国中央气象台叫National Meteorological Center of China),而且香港天文台的介绍里第一段就是“在香港设立一个气象观测台的构想,最初是由英国皇家学会於1879年提出”,且其在设立第二年就“设立热带气旋警告系统”。

所以,从历史上看,由英国人成立的HongKong Observatory一开始其实就是具有气象台功能的一个综合了气象预报、授时、天文观测的政府机构,只是它设立之初不把所预报的信息告知全港市民而已。

而其中的observa-有观测、观察的意思,那个时候中国还没建立相对应的现代气象研究机构,所以,这个词怎么翻译,就靠香港民众自己想了。

既然观测老天爷的脸色,看天象,中国有句老话“上识天文下知地理”,它既然是抬头看天的,Observatory当然可以翻译为天文台。那时候的中国的近代科技发展超级落后,华人即使懂英语,也不一定能区分看云和看星星的区别,所以把Observatory翻译为天文台而不是气象台很正常。

再说人家也看星星,研究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