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方冰雪灾害简介

2.“拉尼娜”现象对中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南方大面积降雨_南方大范围降温雨雪

寒潮是一种寒冷的空气,指的是一些极端的天气。目前强烈的寒潮已经进入到了南方,大幅度的降温席卷了30多个省市,据了解降温,最高的有10~20度左右。专家表示寒潮一般出现在冬季冒雨期,也就是大范围的出现寒冷和偏北大风的情况。现如今这个寒潮还是比较严重的,希望大家做好保暖,做好防护。

寒潮是一种寒冷风气,指的是极端天气

很多人对于寒潮都不是特别了解,这指的是一种来自于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一般情况之下寒潮来袭的时候,也就是说温度要降低了。在这种特定的天气形势之下,迅速的向地区侵入,然后造成了沿途地区的剧烈寒冷或者是大风天气,这些都是寒潮,也就是说极端空气出现一些恶劣的影响。

寒潮入到南方,席卷30多个省市

目前寒潮已经提前到了南方,进入到了江南,宣告着他们已经在南方深入了。目前30多个省市都已经被席卷了,而且还是挺严重的,有一种来势汹汹的味道。一般情况之下,大部分地区降温剧烈,而且风力比较大,影响力比较大的时候,就是有寒潮出现在了这里。在寒潮天气,我们需要注意好保暖,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出现感冒的问题。

做好保暖工作,做好防护工作

对于这个寒潮来袭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的做好防护和保暖工作,避免出现被寒潮袭击的情况。如果被冷空气袭击的话,可能会出现感冒或者是发烧的情况。目前这个寒潮已经降低了20%的温度,最高的有10度到20度的降低。冬天大雨天和大雪天的情况出现,这就是寒潮的解释。目前这一波寒潮已经来势汹汹了,降低温度的状况也比较剧烈,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南方冰雪灾害简介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

2008年中国雪灾(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是指自2008年1月10日起在中国发生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中国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0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

截至2月24日,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

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和贵州等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

暴风雪造成多处铁路、公路、民航交通中断。由于正逢春运期间,大量旅客滞留站场港埠。另外,电力受损、煤炭运输受阻,不少地区用电中断,电信、通讯、供水、取暖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某些重灾区甚至面临断粮危险。

起初,受到雪灾影响的省份包括湖南、安徽、湖北、贵州;后来在河南、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新疆、江苏、浙江、山东及广西也受到影响。1月28日后,中国西部的云南和青海亦有雪灾的报告。积雪覆盖面积达128.21万平方公里,安徽中部、江苏南部出现了30~45厘米的积雪。

扩展资料:

应对措施

1、院总理在1月29日由北京坐火车到湖南长沙,探望滞留于长沙火车站的旅客,随后立即前往广州;在1月30日早上八时到广州火车站探望数以十万计被滞留的旅客。

2、中央总书记、国家、中央在1月29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雨、雪、冰灾的灾情。1月31日到山西、河北视察铁路、港口、煤矿,要求在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尽量产出更多的煤,提高电煤装卸效率,尤其要优先抢运告急电厂用煤,为保障电力正常供应。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共累计拨款1.26亿元人民币到灾区应急,主要是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及安徽六个省区。

4、中国出兵超过20万人次参与抗冰救灾。

5、为疏散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的旅客,广东省呼吁外来工今年留在广东过年,免费接送外来工返回原务工地点。广州将在火车站周边广交会流花、琶州展馆、剧院、学校设置临时安置点,给滞留旅客在室内候车。

6、由于要面对另一场的风雪出现,中国出动了3000名军民在南京长江大桥守候,随时清除路上的风雪,尽量达致交通畅通。

7、在2月5日-6日亲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受灾最重的桂林市考察,同一时间,中国院总理在贵州省受灾最重的贵州山区考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2008年中国雪灾

“拉尼娜”现象对中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2008年1月起,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

严重的气象灾害,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

中国全国上下紧急动员,全力抗击灾害。

这次灾害的特点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强度大、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

二是损失是历史罕见的。

三是住房倒塌和损坏的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任务量非常大。

四是公路和铁路滞留旅客的应急救助任务非常艰巨。

五是电力和通信网络受损严重。

关于原因

一、1月10日以来我国发生了50年一遇的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灾害

1月10日以来,我国天气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去冬以来的晴暖、少雨天气转变为低温、多雨雪天气。

这次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主要由四次天气过程造成,发生的时间段分别为1月10日至16日,18日至22日和25日至29日,31日至2月2日。

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长,长江中下游及贵州雨雪日数为1954/55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冰冻日数为历史同期次大值。

其中湖南、湖北省雨雪冰冻天气是1954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严重的,贵州43个县(市)的冻雨天气持续时间突破了历史记录。

江淮等地出现了30—50厘米的积雪,贵州、湖南的电线结冰直径达到30—60毫米。

总体上看,这次气象灾害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影响重的特点,很多地区为50年一遇,部分地区百年一遇,属历史罕见。

范围广。

持续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了贵州、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广西、重庆、广东、浙江、福建、四川、陕西、江苏、云南、甘肃、河南、青海、 *** 、山西、上海等20个省(区、市)。

强度大。

1月10日以来,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6省区降水量达1951年以来同期最大值。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最低气温降至-6—0℃,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接近。

武汉和长沙两市已连续半个多月日平均气温接近或低于0℃;湖北、安徽、江西、湖南和贵州5省大部的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2—4℃,湖北中东部、湖南大部、贵州东部偏低达4℃以上;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甘肃、陕西平均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低值,江西、重庆、宁夏为次低值。

江南、华南及西北大部地区过程最大降温幅度达10—20℃,其中华南西北部超过20℃。

浙江暴雪是年以来最强的一次,安徽和江苏的部分地区积雪深度创近50年极值。

持续时间长。

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1月31日,长江中下游(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上海)及贵州日平均气温小于1℃的最长连续日数仅少于1954/55年,持续时间为历史同期次大值;长江中下游及贵州雨雪日数超过1954/55年,为历史同期最大值;冰冻日数接近1954/55年,为历史同期次大值。

其中湖南、湖北省雨雪冰冻天气是1954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严重的。

灾害影响重。

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等20个省(区、市)造成重大灾害,特别是对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通讯设施、农业生产、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受灾人口达1亿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400多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近期世界范围内也出现了类似的气象灾害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球正处于极端天气气候的频发期,包括极端暴风雪和冷冻灾害的频繁袭击。

今年1月29日至31日,一场极为罕见的强烈暴风雪天气袭击了素以气候温暖著称的地中海东部的中东国家,叙利亚和黎巴嫩交界处积雪厚度超过1米,狂风掀起地中海大浪高达10米左右,恶劣天气造成以色列国内航班停飞,并有数十人冻死街头。

1月8日,伊朗遭到十多年来最大降雪影响,北部和中部积雪有55厘米厚,至少造成21人死亡、88人受伤。

1月中旬,阿富汗遭遇罕见的全国范围持续降雪并引发雪灾,一些地区积雪深达2米,60多人死于山区雪崩和交通事故。

另外,在1月11日伊拉克也降下了100年以来的第一场雪。

去年11月底至12月初,北美西北部沿岸高压脊异常发展,引起北极冷空气向南暴发,与来自副高南侧的热带暖湿气流交汇,造成暴风雪袭击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以及加拿大东部地区,受其影响,美国部分机场关闭、航班延误或取消、公路交通瘫痪,缅因州北部积雪厚度达到51厘米。

2007年1月中旬,美国西部、中部和东北部受暴风雪和大幅度降温影响,有68万户家庭或商店断电,65人在恶劣天气中丧生。

与此同时,1月17—18日,强风暴“西里尔”席卷了欧洲北部地区,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荷兰、波兰、捷克和匈牙利等多个国家遭受严重影响,至少有47人死亡,同时导致大面积断电和交通中断,上万人出行受阻。

此次灾害的强度和影响范围以及造成的人员伤亡均为近年来北欧地区所罕见。

三、大气环流异常和拉尼娜是造成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

近20天大气环流异常是造成这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根本原因。

近期大气环流异常形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今年1月以来,中高纬度欧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呈现西高东低分布,这种环流异常型已持续19天,是多年气候状况的3倍以上,为1951年以来该环流型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有利于冷空气自西北方向沿河西走廊连续不断入侵我国。

其次,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亚偏强偏北,强大副高的位置稳定维持在我国东南侧的海洋上空,并多次向西伸展,使冷暖空气交汇的主要地区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

第三,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低压槽活跃,是近十多年来少有的,促使暖湿空气沿云贵高原不断向我国输送。

第四,在冷暖空气交汇区,由于暖湿空气位于上部,形成对流层中低层稳定的逆温层,是大范围冻雨出现的主要原因。

上述这种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势组合自1月中旬初以来已经维持了20多天,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出现罕见的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拉尼娜对这次灾害的发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自2007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进入拉尼娜状态后迅速发展,至2008年1月,已连续6个月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0.5℃以上。

分析表明,这次拉尼娜是1951年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次,也是前6个月累计强度最强的一次。

入冬以来,我国出现的降水异常分布特征和历史上较强拉尼娜发生后的冬季气候特征非常相似。

这种情况表明,当前的拉尼娜是影响我国东部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后期灾区天气阶段性转好,但仍需防范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根据中央气象台最新的预报结果,今年2月4—5日,南方地区将有一次弱的降水过程;6—9日,南方大部地区的降水将阶段性停止,以晴好天气为主,但气温仍然较低,积雪和冰冻仍难以融化。

因此,要继续做好防范低温积雪和冰冻灾害,并要警惕雨雪之后的大雾天气的影响。

北方地区天气晴好,有利于物资向南方运输。

灾区要利用天气转好的有利时机,抓紧做好煤电油运和救灾及灾后恢复工作。

气象部门将根据党中央、院的部署,进一步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和灾害影响评估工作,主动及时向各级 *** 、部门和公众提供气象服务,为夺取抗灾救灾的最后胜利做出贡献。

拉尼娜现象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季节性极端天气模式上。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中国往往经历冷冬热夏的气候特点。冬季,亚洲高压活跃,冷空气频繁南下,导致大范围的降温天气,尤其在长江流域,可能伴随较多的雨雪。然而,南方地区由于暖湿气流的影响,即使在冷空气侵袭下,仍可能有降水,形成低温和雨雪天气的混合。

相反,如果只有暖湿气团,南方地区可能只会经历大风和降温,而不会引发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拉尼娜现象通常在厄尔尼诺之后出现,且两者之间存在时间上的交替。拉尼娜除了影响中国,还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如美国西南部干燥,南美洲西岸降雨增多,东南亚地区降雨异常,以及非洲西岸和东北亚地区的寒冷天气。

值得注意的是,拉尼娜和厄尔尼诺是自然界的气候周期性现象,每4年左右可能有一次厄尔尼诺,随之而来的是拉尼娜。然而,这些现象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并不固定,有时会持续两年或更久,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