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发现天气预报一点都不准

长兴天气实时预报_天气预报一周天气长兴情况怎么样啊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但气象专家今天告诉记者,中国的天气预报尤其是晴雨预报准确率在80%以上,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了。

配合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中国气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气象科学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并开放了气象台站供公众参观学习。参加义务咨询的气象专家今天在接受记者访时表示,中国的气象预报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据专业预报专家殷立萍介绍,天气预报本身是一门边缘学科,公众对它了解其实并不多。目前我国的短期天气预报水平应该说属于比较高的,全世界也就是这个水平。但毕竟天气变化很复杂,有时候不可避免会出现预报错误的情况。她表示,作为气象预测人员,她和同事们都正在努力工作,希望中国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能大幅度提高。

而气象科技专家郭进修介绍,天气预报属于诊断预测科学。对天气情况进行诊断预测,其准确性随着科技和认识的发展,呈逐步精确的趋势,准确率不断提高,但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准确。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以前只是单纯地靠把脉等诊断,现在科技发达了,有了CT、B超等科技仪器,准确性大大提高了,但仍会有不准确的情况出现。天气预报比医生的诊断有更多不确定性,应该说更复杂一些:不但要判断现在的天气,还要预测未来的天气。

据几位参加现场义务咨询的气象专家介绍,发达国家在天气的探测、诊断等方面比我们先进,这主要是因为科技实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原因造成的。但是,在预测方面,中国的天气预报跟发达国家差不了多少,预测准确率在80%以上。除了国家投资、科研力量的增强外,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专家们说,气象预报员的责任心对预测的准确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是一份数据,单纯地根据这份数据进行判断可以预测出一个天气结果;但责任心强的预测员会联系一段时期以来的数据,包括一些周边衍生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当然要精确很多。

我发现天气预报一点都不准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2日星期一白天?中雨高温 29℃西南风3-4级夜间?中雨低温 24℃西南风3-4级3日星期二白天?雷阵雨高温 30℃西南风3-4级夜间?中雨低温 24℃西南风3-4级

会有不准的时候,但是大部分都是准的,不准的原因主要因为地面变量,比如天气会受地表山川、河流以及人类每天排放的各种气体或是污染的影响。而另一个就是时间变量,当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叠加,短期内无限接近正确值,时间长了以后,准确率衰减就会非常厉害。

天气预报是个复杂的系统,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计算方案里面有很多数据是变化和不够精确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张庆红解释说,负责初始数据的观测站未能达到理想所需,这给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打了折扣。

理想情况下,全球不同地理位置、不同高度层面需要数量级达到106至107的观测站。而现实中,这个数值仅为103至105。而且,观测站分布极不均匀,如我国的青藏高原气象观测站就很少。同时,这并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因为大气是流动的,即使国内的观测点很密,周边国家达不到要求,也会影响初始数据。

扩展资料

除了观测站点的数据局限性,仪器观测误差与计算误差也十分可观。从加工程序来讲,由于数值预报模型建立在流体力学方程组的求解之上,在求解方程组时用差分的计算方法,必然引起计算误差。

“我们只能努力通过对物理过程的精确认识让模式更接近真实大气,但它不是真实大气环境的还原,所以基于这个模式所计算出的大气未来走势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张庆红说。

不同地理环境也对预报准确度影响深刻。平均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山区、湖泊、农田、城市等的天气状况都会不同。如果把数值预报计算网络缩小一半,即对更小尺度进行运算,计算量大体会增加16倍。

但在运算中,一些类似于地形等的信息依然难以充分表达,大气运动的物理过程细节不能很好反映,必须依靠预报员通过他们的分析、验证与经验再次订正。“这个时候,气象预报员不像‘科学家’反而更像个‘艺术家’。”张庆红说。

人民网-天气预报到底准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