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龙门石窟几点关门

2.洛阳有什么好玩的

3.龙门石窟的开凿为什么会衰落?

4.龙门石窟是谁建的?

5.描写龙门石窟的古诗句有哪些?

6.描写龙门石窟的古诗句

7.龙门石窟是哪个朝代

龙门石窟游玩需要多长时间_龙门石窟

石窟四大排名分别是:敦煌的莫高窟、河南省的龙门石窟、山西的云冈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

1、敦煌的莫高窟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石窟分上下五层,曾发现从4世纪到14世纪的珍贵文物5~6万件,于1987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2、河南省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3、山西的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始凿于北魏和平元年,历经八个朝代,东西绵延1公里。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石雕造像51000余尊,大小窟龛252个,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堪称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4、甘肃的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地处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方30公里的麦积山乡南侧西秦岭山脉的一座孤峰上,因其形似麦垛而得名。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公元384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其它特色石窟

1、柏孜克里克石窟

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新疆吐鲁番,在新疆发现的石窟多达十余处,它们被合称为高昌石窟,而柏孜克里克石窟是高昌石窟中现在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为丰富的石窟。

柏孜克里克石窟曾为高昌国回鹘王国的王家寺院,是维护高昌与突厥关系的纪念性宗教建筑。

2、栖霞山千佛岩

南京的栖霞山不仅以满山遍野的枫林出名,更因有“东飞天”的千佛岩而闻名。在环境清幽的栖霞山岩壁上,700尊佛像分凿于294个窟龛中,有坐有立,造型优美,其“无量寿佛”高达12米。

与以上石窟不同的是,千佛岩是栖霞寺创建人僧绍创建的,只因为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栖霞山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要在此凿佛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莫高窟

龙门石窟几点关门

当古老的城市遇上现代的亲子游,洛阳以其独特的方式迎接每一位大朋友和小朋友。这里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更有着让孩子们惊喜连连的探索之地。让我们一起带着孩子,踏上一场知识与乐趣并重的旅程吧!?

? 龙门石窟 ?

景点介绍: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的宝库之一,以其精美的佛像和壮观的石窟群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门票参考:90元

开放时间:08:00~18:30

建议游玩时间:1~2天

景点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中街13号

交通:坐高铁到龙门站,下火车后换乘67路或71路环线到龙门石窟站。洛阳火车站有发往龙门景区的直达公交车81路,还有由谷水西到龙门景区的60路,由西关发往龙门的53路。

游玩攻略:? 带着孩子们在龙门石窟的崖壁间穿梭,让他们亲眼见证这些千年的佛像是如何被一锤一凿地雕刻出来的。每一座石窟、每一尊佛像都有它自己的故事,这不仅是一次视觉的享受,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旅行小tips:建议租借讲解器或请导游,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石窟背后的故事。

? 白马寺 ?

景点介绍:白马寺被誉为中国的第一古刹,传说是汉代为纪念佛教传入中国而建。

门票参考:50元

开放时间:07:30~19:00

建议游玩时间:2-3小时

景点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

交通:洛阳火车站乘56路公交车终点下车,关林庙乘58路到终点站下车。

游玩攻略:?♀? 在白马寺,孩子们可以在古老的殿堂中感受佛教文化的庄严与祥和。园内的古树名木也是自然生态的好课堂,春天赏花,夏天乘凉,秋天观叶,冬天看雪,四季皆宜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

旅行小tips:寺内有素食餐厅,可以让孩子体验不同的饮食文化。

?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 ?

景点介绍: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展示了大量的汉唐文物,是了解古代洛阳文化的绝佳场所。

门票:免费参观

开放时间:09:00~17:00

建议游玩时间:2小时

景点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机场路45号

交通:乘坐公交至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站下,步行即可到达。

游玩攻略:? 带领孩子们在博物馆里穿梭,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扇窗,通往古代的世界。特别是各种精美的陶俑、石刻,都能激发孩子们对古代生活的好奇心。不妨让孩子们带上画本,画下他们最感兴趣的展品。

旅行小tips:博物馆内不允许奔跑打闹,请提前告知孩子们。

? 洛阳博物馆 ?

景点介绍:洛阳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是了解洛阳历史的好地方。

门票:免费参观

开放时间:09:00~16:30

建议游玩时间:3-4小时

景点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聂泰路

交通:在市区乘坐37、49、68路公交车,在“聂湾南”站下车后,再沿着唐聂七街向东步行约10分钟即到。或者乘坐77路公交车,在“洛阳博物馆”站下车后,再向西走到聂泰路口转向北,步行约15分钟可到。

游玩攻略:? 在洛阳博物馆,孩子们可以看到从史前时期到近代的各种文物。特别推荐的是博物馆的互动展览,不仅能看,还能参与其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增加了解历史的趣味性。

旅行小tips:部分互动展览可能需要预约,建议提前规划行程。

? 汝阳恐龙地质博物馆 ?

景点介绍:汝阳恐龙地质博物馆以丰富的恐龙化石和地质展品著称,是孩子们的科学乐园。

门票参考:50元

开放时间:09:00~16:30

建议游玩时间:2小时

景点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城南25公里处

交通:打车或者拼车前往

游玩攻略:? 想要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恐龙的震撼吗?汝阳恐龙地质博物馆就是最佳选择。这里不仅有恐龙化石,还有恐龙模型,甚至是恐龙蛋化石。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习恐龙知识,甚至参与挖掘化石的模拟活动,体验成为小小古生物学家的乐趣。

旅行小tips:参加化石挖掘体验时,记得穿着方便活动的衣物。

洛阳,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总有无尽的故事和知识等待我们去发掘。让我们带着孩子的好奇心,一起在洛阳这本活生生的历史书中,翻开每一页精彩的篇章吧!

洛阳有什么好玩的

龙门石窟关门时间为02月01日-03月31日和10月08日-11月14日18:00;04月01日-10月07日18:30;11月15日-次年01月31日17:00。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23年的开放时间为02月01日-03月31日和10月08日-11月14日8:00-17:30售票,18:00闭馆;04月01日-10月07日8:00-17:30售票,18:30闭馆;11月15日-次年01月31日8:00-16:30售票,17:00闭馆。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它以自身系统、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

龙门石窟的国际石刻

1、吐火罗像龛

唐龙朔元年(661年)在吐火罗故地(今阿富汗北部)置州县,以吐火罗王为大汗都督府都督。唐朝与吐火罗国在佛教文化等方面有交流,《新唐书》、《旧唐书》均有记载。吐火罗僧宝隆造像龛,位于龙门东山看经寺上方偏北之山腰处,龛门西北向,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九月一日雕造。

2、西域乐器

雕刻在龙门石窟万佛洞两壁壁基的伎乐天女,手持曲颈琵琶,身上丝带仿佛也随着音乐起舞飘扬,大有不同凡俗、飘飘欲仙的神秘感觉。这些精美的乐器也让冰冷的石窟鲜活起来,并充满着美妙的音乐之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的开凿为什么会衰落?

洛阳好玩地方有:龙门石窟、白马寺、丽景门、洛阳古墓博物馆、王城公园。

1、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

2、白马寺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白马寺镇310国道边,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

3、丽景门

丽景门,始建于金兴定元年(1217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西关,在隋唐应天门遗址东北。

4、洛阳古墓博物馆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原名洛阳古墓博物馆,占地面积130余亩,建筑面积8200余平方米,由一组仿汉代建筑群和一组仿北魏建筑群组成

5、王城公园

王城公园,又名洛阳王城公园。坐落在十三朝古都河南省洛阳西工区,因修建在东周王城遗址上而得名。

龙门石窟是谁建的?

龙门石窟中的佛像都是信徒们所奉献的,每尊佛像上都记载着敬奉者的祈愿经过。从这些造像铭中可以看出,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多数造像的兴废变迁与当时的政治形式相适应,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的。

龙门石窟反映了北魏时期我国历史上一些政变和战乱,也说明了洛阳兴衰的历史,从宗教这个社会的生活的侧面,能使我们了解那个时代一些重大的政治风云的动向。

古阳洞和宾阳洞,都是奉皇帝之意旨开凿的。古阳洞是支持孝文帝迁都洛阳和汉化改革的一批王宫贵族和高级官吏开凿的。

其中有孝文帝的堂兄弟比丘慧成、孝文帝的兄弟北海王元详及其母高氏、齐郡王元佑、安定王元燮、广川王贺兰汗妃侯氏、司空公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氏、元洪略、辅国将军杨大眼等造的像,另外还有众多的中小型佛龛为北魏的中下层官吏所雕造。

宾阳中洞和南洞是宣武帝倾尽宫迁财力给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而营造的一个伟大艰巨的工程。

宾阳北洞是刘腾为宣武帝开凿的,以上工程原为中尹、宦官刘腾等主持,宣武帝死后,他与领军元叉发动宫廷政变,执掌国权,幽禁代孝明帝执政的胡太后。

后因胡太后再次返政,致使宾阳南北两洞工程半途而废。石窟寺是太尉公司空公皇甫度所开凿。

这些充分说明北魏贵族社会迷信佛教的社会风气。北魏末期龙门造像呈现衰落,唐字洞和赵客师洞以及莲花洞两壁上部都有未完成的工程痕迹,这可能与北魏末年尔朱荣之乱,社会动荡有关。

北魏迁都洛阳初期,龙门古阳洞的供养人像还有少数身穿裤褶式胡服的,太和改制以后,胡服在龙门便销声匿迹,为中原的褒衣博带式服装所代替。北魏诏改元姓后,宗室遂废拓跋旧姓而姓元,古阳洞题记所载与史书吻合。

北魏王朝在洛阳龙门开窟造像活动的终结是以宾阳中洞的停工为标志的。随着北魏王朝的灭亡,龙门石窟的开凿趋于衰落,沉寂了将近一个世纪,直至唐王朝建立。

描写龙门石窟的古诗句有哪些?

问题一:龙门石窟是谁建的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令迁都洛阳,笃信佛教的孝文帝迁都的同时,没有忘记把佛教的发展中心也转移到洛阳来,他组织修建僧庙、寺院。在此前后还在洛阳以南的龙门伊水两岸,一山开窟造像,由此一个神奇大型石窟群,龙门石窟开始创建。

问题二:洛阳龙门石窟是谁让造的? 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坐落于素称“十三朝古都”的洛阳城南13公里处的伊河两岸,南北长达1公里。这里两山巍然对峙,伊水中流,形如门阙,故古称伊阙。由于地处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拟已为“真龙天子”,故又称龙门。龙门之称始于隋,中经唐、宋、元、明、清,直至今天仍然沿用。龙门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道,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建石窟。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诸朝,断续营造达400余年。其间,以北魏和唐代为两大造像 *** ,历时近150年。其他朝代只是零星开凿,且规模较小。龙门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佛塔70多座。在整个石窟中,北魏造像约占1/3,全部在西山,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等;唐代造像几乎占2/3,大部分在西山,自武则天时转移到东山,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西山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以上两洞的洞窟及窟顶装饰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龛、奉先寺大像龛、万佛洞、极南洞和东山擂鼓台三洞、看经寺、高平郡王洞、千手千眼像龛、二莲花洞等。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公元5-1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石窟艺术中最为辉煌壮美、璀璨绚烂的篇章,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两山窟龛造像以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题材多样、雕刻精美、蕴涵丰厚而蜚声中外,以北魏和唐代造像达到艺术的顶峰及匠心独具的皇家风范、中原风格而异于早、晚期石窟,以碑刻题记数量为世界石窟之最而被誉为“古碑林”,以造像内容广涉佛教信仰的众多宗派甚至包括道教的题材也是石窟艺术中所罕见。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幽美,更是许多石窟难以比拟的。龙门石窟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龙门石窟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石窟艺术系列中不可缺少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应当受到全人类的重视和保护。1961年,龙门石窟被中国 *** 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 龙门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典型的皇家风范

龙门石窟是北魏时代继大同云冈石窟之后开辟的又一处国家级的佛教圣地。由于龙门石窟开凿于中古时期多数封建王朝的都下近畿,是皇亲国戚、王公大臣、高级官吏祈福穰灾、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也可以说它主要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封建国家政治色彩。与其说云冈石窟的一些造像盖有“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之意,那么龙门石窟的不少大型洞窟雕刻则是把封建政权披上宗教的外衣,从宫廷移到了佛场。如古阳洞、宾阳三洞、皇甫公窟、敬善寺、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极南洞、高平郡王洞等,都是为皇帝、后妃、王公大臣祈福之所。也正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直接参与,才能不惜人力、物力营造出如此规模宏伟而璀璨绚烂的洞窟。所以龙门石窟的兴衰嬗变,不仅反映了公元5~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而且因与众多的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有关,也在某些侧面披露了当时的政治风云的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龙门石窟这一突出的特征是其它石窟无法匹敌的。

二、龙门石窟是中国历史上繁荣时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

龙门......>>

问题三:龙门石窟是什么时候建的~~~~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令迁都洛阳,笃信佛教的孝文帝迁都的同时,没有忘记把佛教的发展中心也转移到洛阳来,他组织修建僧庙、寺院。在此前后还在洛阳以南的龙门伊水两岸,一山开窟造像,由此一个神奇大型石窟群,龙门石窟开始创建。

龙门石窟地处中原,是外来佛的教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土壤之中的丰硕成果,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完整体系的集中表现。因此,龙门石窟在我国石窟艺术中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地位。

龙门石窟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大小窟龛两千多个,佛塔六十余座,造像十万多尊,碑刻题记两千八百多块。龙门石窟是中原北方三大石窟群之一,它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艺术宝库,被誉为世界人类文化的遗产。

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到孝明帝时期的三十五年间,是龙门开窟雕造佛像的第一个兴盛时期。这一时期开凿的洞窟大都集中在龙门的西山上,约占龙门石窟造像的三分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有古阳洞、宾阳三洞、药方洞等十几个大中型洞窟。

在龙门石窟群中,开凿最早的就是古阳洞,它开凿于公元493年,而在中国历史上,这一年是北魏太和十七年,正是北魏王朝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年。

古阳洞位于龙门西山以南。窟内所供奉的主佛是佛祖释迦牟尼,南壁的大龛是释迦多宝并坐佛,在佛教中又称“二佛并坐”。南北两壁上下各有三列佛龛,每列分别为四个相互对称而又富于变化的大龛。

其中一座大龛的龛楣上雕刻着一套完整的佛传故事,表现了悉达多王子成道的过程。

古阳洞中大小列龛多达数以百计,不但佛教故事最多,龛上图案的装饰也十分精美华丽,严谨完整,丰富多彩。

石窟中的佛像都是信徒们所奉献的,每尊佛像上都记载着敬奉者的祈愿经过。从这些造像铭中可以看出,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

北魏时期开凿的主要洞窟还有宾阳三洞。

宾阳中洞所供奉的是三世佛。主佛两边各有两个弟子和菩萨侍立,左边是迦叶和文殊菩萨,右边是阿难和普贤菩萨。佛和胁侍面相都清瘦略长,衣纹折叠规整而稠密,体现了北魏造像的艺术特点。

宾阳中洞顶上雕莲花宝盖和十个迎风飘拂的伎乐供养天人。洞口的内壁两侧是大型浮雕,分为《维摩变》、《佛本生故事》、《帝后礼佛图》、《十神王象》四层。龙门石窟不少洞窟中都有礼佛图,以宾阳中洞的为最佳,但是已经被盗往国外。

在北魏晚期还开凿过一些很有特点的洞窟,如莲花洞、火烧洞、皇甫公洞、魏字洞等。

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药方洞,药方洞因其洞窟内刻有大量古代的药方而得名。洞中雕刻的一些药方,还能治疗现代人所说的疑难杂症,比如治疗消渴,也就是糖尿病。这些药方比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还要早。

北魏王朝在洛阳龙门开窟造像活动的终结是以宾阳中洞的停工为标志的。

随着北魏王朝的灭亡,龙门石窟的开凿趋于衰落,沉寂了将近一个世纪,直到唐王朝建立,唐代从开国到盛唐的一百年间,龙门石窟迎来了历史上开窟造像的第二次兴盛时期。

这一时期开凿的石窟按时代先后大体自南而北,集中在龙门的西山,到了武则天时期,一部分才转移到了东山,约占龙门石窟造像的三分之二。龙门唐代石窟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潜溪寺、万佛洞、奉先寺大像龛等。

唐代开凿的第一个洞窟是位于龙门西山北端的潜溪寺。这时正是中国佛教“净土宗”建立的时期。

唐代开窟造像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达到了鼎盛。虽然石窟造像属于佛教艺术,但它跟政治紧密相连。从龙门许多唐代石刻造像中,还可以窥见武则天一步步走上女皇宝座的踪迹。......>>

问题四:龙门石窟在哪个朝代的事件之后建立 1、 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2、简介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问题五:当时皇帝为什么要建造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佛教建筑,佛教由西汉时期引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顶峰,此时皇帝修筑佛教建筑教化人心,巩固统治地位,就像西方国王要花巨资给教皇盖房子一样

问题六:洛阳龙门石窟创建在那年 什么朝代 公元493年北魏年间始建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搐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

问题七:洛阳龙门石窟的由来和建成 5分 龙门由来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并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

昔日历史

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温泉增辉。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畅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石窟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

莲花洞

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 *** ,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的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问题八:龙门石窟是哪个朝代建的 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规模、有效率的营建约计150年左右,分别出现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约占110年左右)时期。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星罗棋布的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

问题九:洛阳龙门石窟是哪个朝代建造的 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规模、有效率的营建约计150年左右,分别出现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约占110年左右)时期。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星罗棋布的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

描写龙门石窟的古诗句

1、龙门山色

劈破层峦一水来,俨然双阙向城开。

千龛佛像唐雕凿,万世神功禹削裁。

[作者]吕维祺,明河南新安人,字介孺,号豫石,万历进士,曾任吏部主事,后退居洛阳。

[注释]禹削裁:相传 “伊阙”、“龙门”是大禹治水时所凿,故称万世神功。唐雕凿:此系比喻之辞,因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493年) 前后,以后魏、北齐、隋、唐、北宋等各代均继续有营造,非唐朝一代之功。

2、无题

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

滩声千鼓辇,石壁万龛窦。

金银佛寺古,夜籁笙竽奏。

惟当效乐天,早晚弃冠绶。

[作者]?苏过,北宋文学家,字叔党,苏轼幼子,时人称小坡。苏轼连年遭贬,苏过均随行,苏轼死后,他定居于颍昌 (今河南许昌) 斜川,自号斜川居士。

[注释] 峥嵘:山势高峻。挹:拱卫的意思。鼓辇:军队的鼓乐仪仗。《礼》:“君子听鼓辇之声,则思将帅之臣。”窦:孔穴,指佛龛洞穴。乐天:即白居易,乐天为其字。冠绶:作官人的帽和印纽丝带。弃冠绶,即弃官归隐。

3、?龙门游眺

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

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

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

日落望都城,人间何役役。

[作者]?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注释] 凿山二句:写龙门两山隔伊水雄峙的情景,想起了它的悠久历史和古老传说:《水经注》云,“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并说两山中断就像天斧辟开一样。

都门二句:写隋唐时洛阳城正南的定鼎门和龙门山遥遥相望,而龙门一带朝夕弥散着佳气云雾。精舍二句:描写龙门的寺庙和石窟,佛寺依山而建,楼层相叠,佛龛因壁而凿,数以千计。人间句:为人们终日为生活而奔忙发出感叹。

4、?游龙门奉先寺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作者]?杜甫,唐开元二十四年 (735年)举进士,不第,离开长安,游齐赵,路过洛阳时题咏。

[注释] 奉先寺:唐代龙门著名的十寺之一。为唐高宗时雕凿,武则天曾资助脂粉钱2万贯,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精妙的洞窟,其中主佛卢舍那佛像高17.

4米,头高4米,耳长1.

8米,是迄今保存的龙门佛像中最大的一尊。

招提:首句“招提”,指寺僧,言自己与他一起游览,后句“招提”,是指佛教寺院,为佛教用语,此处指奉先寺。虚籁:

籁,泛指声音;

虚籁,就是风。

天阙句:指两山对峙的龙门,高耸得好似逼近了天上的星辰。象纬,星象经纬,指日月星辰。云卧句:写奉先寺的高寒,宿奉先寺如宿云中,故说:“衣裳冷”。

5、龙门怀古

元魏史余遗万佛,龙门壁上历千秋。

环屏洛邑连峰抱,遥指黄河入海流。

人伫碧空风瑟瑟,梦回幽窟思悠悠。

缅怀无限苍茫意,清浊倾壶醉倚楼。

[作者]?爱新觉罗·溥杰,作于1964年秋。爱新觉罗·溥杰(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乳名誉格,字俊之,号秉藩,满族,清朝宗室,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同母弟。溥杰生于北京醇亲王府,是家中的次男,父亲是第二代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母亲瓜尔佳氏·幼兰。

[注释] 元魏: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始营造;孝文帝姓元,故称元魏。伫:伫立,长时站立。

龙门石窟是哪个朝代

1. 关于龙门石窟的古诗句

关于龙门石窟的古诗句 1.描写龙门石窟的古诗句有哪些

1、龙门山色

劈破层峦一水来,俨然双阙向城开。

千龛佛像唐雕凿,万世神功禹削裁。

[作者]吕维祺,明河南新安人,字介孺,号豫石,万历进士,曾任吏部主事,后退居洛阳。

[注释]禹削裁:相传 “伊阙”、“龙门”是大禹治水时所凿,故称万世神功。唐雕凿:此系比喻之辞,因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493年) 前后,以后魏、北齐、隋、唐、北宋等各代均继续有营造,非唐朝一代之功。

2、无题

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

滩声千鼓辇,石壁万龛窦。

金银佛寺古,夜籁笙竽奏。

惟当效乐天,早晚弃冠绶。

[作者] 苏过,北宋文学家,字叔党,苏轼幼子,时人称小坡。苏轼连年遭贬,苏过均随行,苏轼死后,他定居于颍昌 (今河南许昌) 斜川,自号斜川居士。

[注释] 峥嵘:山势高峻。挹:拱卫的意思。鼓辇:军队的鼓乐仪仗。《礼》:“君子听鼓辇之声,则思将帅之臣。”窦:孔穴,指佛龛洞穴。乐天:即白居易,乐天为其字。冠绶:作官人的帽和印纽丝带。弃冠绶,即弃官归隐。

3、龙门游眺

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

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

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

日落望都城,人间何役役。

[作者]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注释] 凿山二句:写龙门两山隔伊水雄峙的情景,想起了它的悠久历史和古老传说:《水经注》云,“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并说两山中断就像天斧辟开一样。

都门二句:写隋唐时洛阳城正南的定鼎门和龙门山遥遥相望,而龙门一带朝夕弥散着佳气云雾。精舍二句:描写龙门的寺庙和石窟,佛寺依山而建,楼层相叠,佛龛因壁而凿,数以千计。人间句:为人们终日为生活而奔忙发出感叹。

4、游龙门奉先寺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作者] 杜甫,唐开元二十四年 (735年)举进士,不第,离开长安,游齐赵,路过洛阳时题咏。

[注释] 奉先寺:唐代龙门著名的十寺之一。为唐高宗时雕凿,武则天曾资助脂粉钱2万贯,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精妙的洞窟,其中主佛卢舍那佛像高17.

4米,头高4米,耳长1.

8米,是迄今保存的龙门佛像中最大的一尊。

招提:首句“招提”,指寺僧,言自己与他一起游览,后句“招提”,是指佛教寺院,为佛教用语,此处指奉先寺。虚籁:

籁,泛指声音;

虚籁,就是风。

天阙句:指两山对峙的龙门,高耸得好似逼近了天上的星辰。象纬,星象经纬,指日月星辰。云卧句:写奉先寺的高寒,宿奉先寺如宿云中,故说:“衣裳冷”。

5、龙门怀古

元魏史余遗万佛,龙门壁上历千秋。

环屏洛邑连峰抱,遥指黄河入海流。

人伫碧空风瑟瑟,梦回幽窟思悠悠。

缅怀无限苍茫意,清浊倾壶醉倚楼。

[作者] 爱新觉罗·溥杰,作于1964年秋。爱新觉罗·溥杰(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乳名誉格,字俊之,号秉藩,满族,清朝宗室,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同母弟。溥杰生于北京醇亲王府,是家中的次男,父亲是第二代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母亲瓜尔佳氏·幼兰。

[注释] 元魏: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始营造;孝文帝姓元,故称元魏。伫:伫立,长时站立。

2.关于龙门石窟的古诗句

游龙门诗十二首宋.韩维潜溪李公旧林壑,及此与几授。

清泉流不竭,密竹老逾秀。我惭疏野人,来值溪花后。

圣善寺陟迳凡几盘,坐堂聊一息。龙去空旧岩,崖崩有遗石。

不见林下僧,鸟啼山寂寂。石楼索回陟云根,结构出石面。

河倾八滩恶,野豁两崖断。旷然怀抱开,举酒临壮观。

西溪我从南岭来,引辔下云木。不知溪流处,但见翠满谷。

凉叶覆山泉,修篁医茅屋。香山上方贪奇忘我劳,上上不复省。

穷游尽人迹,却立看佛顶。日暮不忘归,青山满烟景。

白傅影堂远人乘化往,生死不为累。肖象即当年,忘言非翼世。

一奠祠下觞,清风肃然至。宝应寺林峦若无路,钟磬时出谷。

凿石排僧龛,研金画佛屋。日没上方夕,明灯满云木。

广化寺日照香刹端,风生石门下。精诚或有祷,嘉况如可把。

安得飞片云,坐看灵泽洒。利涉塔院许公读书地,尘像一来拂。

门掩僧不归,檐低燕飞出。高人不可见,石塔镇寒骨。

卢溪伊人没已久,溪溜亦如线。淳风揖老僧,清阴坐春院。

始晤入山深,幽林鸟声变。菩提院望雒亭兹亭何岧峣,下瞰伊与洛。

惟昔定鼎地,绝云飞观阁。姬公安在哉,气象空回薄。

乾元寺林深寺独在,谷转路犹邈。徐行出万木,斗起造双阁。

一践清凉境,始知人世浊。白马寺诗宋.李廌湠漫汉江皋,迤逦楚山岫。

衡门掩半麓,飞甍耸层构。高林敞华榱,双泉逼瑶甃。

龟鱼水中坻,牛马饮残溜。我卜关外居,此计春可就。

参差菱荇香,猗傩参术秀。行吟池上篇,来倒壶中酎。

3.关于龙门石窟的古诗句

游龙门诗十二首

宋.韩维

潜溪

李公旧林壑,及此与几授。

清泉流不竭,密竹老逾秀。

我惭疏野人,来值溪花后。

圣善寺

陟迳凡几盘,坐堂聊一息。

龙去空旧岩,崖崩有遗石。

不见林下僧,鸟啼山寂寂。

石楼

索回陟云根,结构出石面。

河倾八滩恶,野豁两崖断。

旷然怀抱开,举酒临壮观。

西溪

我从南岭来,引辔下云木。

不知溪流处,但见翠满谷。

凉叶覆山泉,修篁医茅屋。

香山上方

贪奇忘我劳,上上不复省。

穷游尽人迹,却立看佛顶。

日暮不忘归,青山满烟景。

白傅影堂

远人乘化往,生死不为累。

肖象即当年,忘言非翼世。

一奠祠下觞,清风肃然至。

宝应寺

林峦若无路,钟磬时出谷。

凿石排僧龛,研金画佛屋。

日没上方夕,明灯满云木。

广化寺

日照香刹端,风生石门下。

精诚或有祷,嘉况如可把。

安得飞片云,坐看灵泽洒。

利涉塔院

许公读书地,尘像一来拂。

门掩僧不归,檐低燕飞出。

高人不可见,石塔镇寒骨。

卢溪

伊人没已久,溪溜亦如线。

淳风揖老僧,清阴坐春院。

始晤入山深,幽林鸟声变。

菩提院望雒亭

兹亭何岧峣,下瞰伊与洛。

惟昔定鼎地,绝云飞观阁。

姬公安在哉,气象空回薄。

乾元寺

林深寺独在,谷转路犹邈。

徐行出万木,斗起造双阁。

一践清凉境,始知人世浊。

白马寺诗

宋.李廌

湠漫汉江皋,迤逦楚山岫。

衡门掩半麓,飞甍耸层构。

高林敞华榱,双泉逼瑶甃。

龟鱼水中坻,牛马饮残溜。

我卜关外居,此计春可就。

参差菱荇香,猗傩参术秀。

行吟池上篇,来倒壶中酎。

4.形容龙门石窟的诗句

1、龙门石窟 作者:江苏哑石 现代 两千三百余尊石佛,止步于崖壁上的窟龛。

佛的智慧在于,给人空出段自行化解的距离。跪拜和祈祷依然拥挤,佛的悲苦在于,用于点化的手指消失于,光阴的黑洞,另有一些石质的头颅和胳臂下落不明。

肢体完整的佛,也有解不开的困局,正以缄默守住时间的秘密。众神残缺的部分,并不为人关注。

人的虔诚在于,坚信从佛的慈悲中,领回的自己都是崭新如初的。2、龙门石窟 作者:蜀乾尔 现代 龙门石窟,你也凿一窟,他也凿一窟,两山对峙,无奈伊水中流。

东山千疮百孔,西山爱莫能助。寒儒问,贫道说,到底谁升仙成佛。

连跳过龙门的鲤鱼,都一哭二哭三哭,一步三回头,是谁还在寄魂于物,梦想千秋不朽。3、龙门石窟 作者:赵仙泉 现代 战争的风云在这里消隐,佛的安详点化出山水的清静,帝王们在争夺天下的紧张中,灵魂却从龙庭飘到龙门,寻找通向来世的途径。

五百年的坚韧,历代王朝的接力,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传奇。世代恩怨都在佛的微笑中化解,滚滚红尘依然生生不息。

当如潮的游人涌向石窟,探询一尊尊石像的秘密,有谁想起那些能工巧匠,或许当年只是在雕刻一种愿望,为辛苦的百姓祈祷幸福吉祥!4、洛阳龙门石窟 作者:习吉 现代 弹尽身上千里流沙,恭敬地站在龙门石雕佛像前,擦干满脸的汗水,悄悄地问苍茫大地,问千年青史,这是文明世界,人间虔诚祈祷福祉的圣地吗?翻开岁月的烟雨风云,浩瀚的典籍托出唐皇则天神影,绚丽丝绸彩带精雕美玉如意,昭示神灵佛窟的文化荟萃。轻轻的脚步把洛阳踏响,聚集的文人骚客惊讶地解读,千年壮举,千年辉煌,太阳瞬间把石佛照的很亮,阳光也来欢乐的阅读佛的诗章。

神圣的殿堂,典雅端庄慈眉善目的佛,雄踞中原神奇的土壤,佛光普照古国东方。外国游客蜂拥参禅敬仰,千山欢呼,万水歌唱,泱泱华夏,幸福吉祥。

扩展资料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龙门夜景 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为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

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以上两洞的洞窟及窟顶装饰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等为唐代代表洞窟。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自建造以来受到的人为的盗凿破坏十分严重。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使石窟蒙难。

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游记史料记载了当时石窟造像被盗严重。此外,民国政府为从南京迁都洛阳,修建龙门西山下道路时也炸毁了大量的山麓佛龛。

由于战乱管理空虚,1930年代到1940年代龙门石窟造像受到了疯狂的盗凿,许多头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国的文物商人收购。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是宝藏。

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

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

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龙门石窟。

5.形容龙门石窟的诗句

形容龙门石窟的诗句有: 瑰宝珍窟百丈岩,神工鬼斧历千年。

丰肥秀瘦佛卓逸,唐楷魏碑书玉篇。满城国色佳丽众,半壁佛缘游人稠。

遍寻王都少子建,一线洛水默默流。四百余年鬼斧多,神光奕奕两山阿。

魏碑唐楷今犹在,伊水悠悠几烂柯?此地龙门向日开,西山异景入帘来。石窟造就千佛是,峭壁高添万圣台。

佛传千载瑞,岸带万枝香。更觅白公韵,吟诗忆大唐。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此窟建开凿于唐高宗初,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毕,长宽各30余米,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以上诗词全文如下:(1)“瑰宝珍窟百丈岩,神工鬼斧历千年”出自《七律·龙门石窟观后》:瑰宝珍窟百丈岩,神工鬼斧历千年。丰肥秀瘦佛卓逸,唐楷魏碑书玉篇。

遥想旧时宏盛貌,堪怜今日朽残颜。何当运用高科技,一举整容同复原?(2)“满城国色佳丽众,半壁佛缘游人稠。

遍寻王都少子建,一线洛水默默流。”出自《五古·忆甲申年牡丹时节谒龙门石窟》:满城国色佳丽众,半壁佛缘游人稠。

遍寻王都少子建,一线洛水默默流。(3)“四百余年鬼斧多,神光奕奕两山阿。

魏碑唐楷今犹在,伊水悠悠几烂柯?”出自《七绝·观龙门石窟》:四百余年鬼斧多,神光奕奕两山阿。魏碑唐楷今犹在,伊水悠悠几烂柯?(4)“此地龙门向日开,西山异景入帘来。

石窟造就千佛是,峭壁高添万圣台。”出自《七律·游龙门石窟有感》:此地龙门向日开,西山异景入帘来。

石窟造就千佛是,峭壁高添万圣台。独运匠心书绝唱,巧夺神韵化青斋。

中华文化承千古,世界珍稀兴未衰。(5)“佛传千载瑞,岸带万枝香。

更觅白公韵,吟诗忆大唐。”出自《五律·咏龙门石窟》:洛阳名胜地,伊阙好风光。

照影青山俊,牵思碧水长。佛传千载瑞,岸带万枝香。

更觅白公韵,吟诗忆大唐。

参考资料:

6.关于龙门石窟的古诗

游龙门诗十二首宋.韩维潜溪李公旧林壑,及此与几授。

清泉流不竭,密竹老逾秀。我惭疏野人,来值溪花后。

圣善寺陟迳凡几盘,坐堂聊一息。龙去空旧岩,崖崩有遗石。

不见林下僧,鸟啼山寂寂。石楼索回陟云根,结构出石面。

河倾八滩恶,野豁两崖断。旷然怀抱开,举酒临壮观。

西溪我从南岭来,引辔下云木。不知溪流处,但见翠满谷。

凉叶覆山泉,修篁医茅屋。香山上方贪奇忘我劳,上上不复省。

穷游尽人迹,却立看佛顶。日暮不忘归,青山满烟景。

白傅影堂远人乘化往,生死不为累。肖象即当年,忘言非翼世。

一奠祠下觞,清风肃然至。宝应寺林峦若无路,钟磬时出谷。

凿石排僧龛,研金画佛屋。日没上方夕,明灯满云木。

广化寺日照香刹端,风生石门下。精诚或有祷,嘉况如可把。

安得飞片云,坐看灵泽洒。利涉塔院许公读书地,尘像一来拂。

门掩僧不归,檐低燕飞出。高人不可见,石塔镇寒骨。

卢溪伊人没已久,溪溜亦如线。淳风揖老僧,清阴坐春院。

始晤入山深,幽林鸟声变。菩提院望雒亭兹亭何岧峣,下瞰伊与洛。

惟昔定鼎地,绝云飞观阁。姬公安在哉,气象空回薄。

乾元寺林深寺独在,谷转路犹邈。徐行出万木,斗起造双阁。

一践清凉境,始知人世浊。白马寺诗宋.李廌湠漫汉江皋,迤逦楚山岫。

衡门掩半麓,飞甍耸层构。高林敞华榱,双泉逼瑶甃。

龟鱼水中坻,牛马饮残溜。我卜关外居,此计春可就。

参差菱荇香,猗傩参术秀。行吟池上篇,来倒壶中酎。

7.龙门石窟 古诗词

野豁两崖断。

旷然怀抱开,上上不复省。清泉流不竭。

我惭疏野人。参差菱荇香。

行吟池上篇。门掩僧不归,石塔镇寒骨。

凉叶覆山泉,猗傩参术秀,谷转路犹邈游龙门诗十二首宋。 广化寺 日照香刹端。

圣善寺 陟迳凡几盘。日暮不忘归。

白马寺诗宋,始知人世浊,嘉况如可把,举酒临壮观,坐看灵泽洒,及此与几授,却立看佛顶,清阴坐春院,研金画佛屋,修篁医茅屋,飞甍耸层构,钟磬时出谷,溪溜亦如线。龟鱼水中坻。

肖象即当年。一奠祠下觞,幽林鸟声变,牛马饮残溜。

不见林下僧.韩维 潜溪 李公旧林壑,密竹老逾秀,青山满烟景。惟昔定鼎地。

乾元寺 林深寺独在。 菩提院望雒亭 兹亭何岧峣。

一践清凉境。龙去空旧岩,生死不为累。

宝应寺 林峦若无路。河倾八滩恶,崖崩有遗石。

日没上方夕。淳风揖老僧,绝云飞观阁,结构出石面,风生石门下,双泉逼瑶甃。

穷游尽人迹。精诚或有祷,引辔下云木,来值溪花后。

白傅影堂 远人乘化往,檐低燕飞出。始晤入山深,下瞰伊与洛,但见翠满谷,坐堂聊一息。

安得飞片云,明灯满云木。 西溪 我从南岭来,迤逦楚山岫。

不知溪流处,清风肃然至。凿石排僧龛。

高林敞华榱。我卜关外居,鸟啼山寂寂,来倒壶中酎。

衡门掩半麓,忘言非翼世。徐行出万木。

卢溪 伊人没已久。高人不可见,此计春可就。

石楼 索回陟云根。 利涉塔院 许公读书地。

香山上方 贪奇忘我劳.李廌 湠漫汉江皋,尘像一来拂,气象空回薄。姬公安在哉,斗起造双阁。

8.写龙门石窟的诗句

游龙门诗十二首宋.韩维潜溪李公旧林壑,及此与几授。

清泉流不竭,密竹老逾秀。我惭疏野人,来值溪花后。

圣善寺陟迳凡几盘,坐堂聊一息。龙去空旧岩,崖崩有遗石。

不见林下僧,鸟啼山寂寂。石楼索回陟云根,结构出石面。

河倾八滩恶,野豁两崖断。旷然怀抱开,举酒临壮观。

西溪我从南岭来,引辔下云木。不知溪流处,但见翠满谷。

凉叶覆山泉,修篁医茅屋。香山上方贪奇忘我劳,上上不复省。

穷游尽人迹,却立看佛顶。日暮不忘归,青山满烟景。

白傅影堂远人乘化往,生死不为累。肖象即当年,忘言非翼世。

一奠祠下觞,清风肃然至。宝应寺林峦若无路,钟磬时出谷。

凿石排僧龛,研金画佛屋。日没上方夕,明灯满云木。

广化寺日照香刹端,风生石门下。精诚或有祷,嘉况如可把。

安得飞片云,坐看灵泽洒。利涉塔院许公读书地,尘像一来拂。

门掩僧不归,檐低燕飞出。高人不可见,石塔镇寒骨。

卢溪伊人没已久,溪溜亦如线。淳风揖老僧,清阴坐春院。

始晤入山深,幽林鸟声变。菩提院望雒亭兹亭何岧峣,下瞰伊与洛。

惟昔定鼎地,绝云飞观阁。姬公安在哉,气象空回薄。

乾元寺林深寺独在,谷转路犹邈。徐行出万木,斗起造双阁。

一践清凉境,始知人世浊。白马寺诗宋.李廌湠漫汉江皋,迤逦楚山岫。

衡门掩半麓,飞甍耸层构。高林敞华榱,双泉逼瑶甃。

龟鱼水中坻,牛马饮残溜。我卜关外居,此计春可就。

参差菱荇香,猗傩参术秀。行吟池上篇,来倒壶中酎。

9.龙门石窟古诗词

利涉塔院 许公读书地,尘像一来拂。

门掩僧不归,檐低燕飞出。 高人不可见,石塔镇寒骨。

卢溪 伊人没已久,溪溜亦如线。 淳风揖老僧,清阴坐春院。

始晤入山深,幽林鸟声变。菩提院望雒亭 兹亭何岧峣,下瞰伊与洛。

惟昔定鼎地,绝云飞观阁。 姬公安在哉,气象空回薄。

乾元寺 林深寺独在,谷转路犹邈。 徐行出万木,斗起造双阁。

一践清凉境,始知人世浊。白马寺诗 湠漫汉江皋,迤逦楚山岫。

衡门掩半麓,飞甍耸层构。 高林敞华榱,双泉逼瑶甃。

龟鱼水中坻,牛马饮残溜。 我卜关外居,此计春可就。

参差菱荇香,猗傩参术秀。 行吟池上篇,来倒壶中酎。

问题一:龙门石窟在哪个朝代的事件之后建立 1、 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2、简介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问题二:龙门石窟是哪朝代建的?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令迁都洛阳,笃信佛教的孝文帝迁都的同时,没有忘记把佛教的发展中心也转移到洛阳来,他组织修建僧庙、寺院。在此前后还在洛阳以南的龙门伊水两岸,一山开窟造像,由此一个神奇大型石窟群,龙门石窟开始创建。 龙门石窟地处中原,是外来佛的教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土壤之中的丰硕成果,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完整体系的集中表现。因此,龙门石窟在我国石窟艺术中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地位。 龙门石窟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大小窟龛两千多个,佛塔六十余座,造像十万多尊,碑刻题记两千八百多块。龙门石窟是中原北方三大石窟群之一,它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艺术宝库,被誉为世界人类文化的遗产。 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到孝明帝时期的三十五年间,是龙门开窟雕造佛像的第一个兴盛时期。这一时期开凿的洞窟大都集中在龙门的西山上,约占龙门石窟造像的三分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有古阳洞、宾阳三洞、药方洞等十几个大中型洞窟。 在龙门石窟群中,开凿最早的就是古阳洞,它开凿于公元493年,而在中国历史上,这一年是北魏太和十七年,正是北魏王朝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年。 古阳洞位于龙门西山以南。窟内所供奉的主佛是佛祖释迦牟尼,南壁的大龛是释迦多宝并坐佛,在佛教中又称“二佛并坐”。南北两壁上下各有三列佛龛,每列分别为四个相互对称而又富于变化的大龛。 其中一座大龛的龛楣上雕刻着一套完整的佛传故事,表现了悉达多王子成道的过程。 古阳洞中大小列龛多达数以百计,不但佛教故事最多,龛上图案的装饰也十分精美华丽,严谨完整,丰富多彩。 石窟中的佛像都是信徒们所奉献的,每尊佛像上都记载着敬奉者的祈愿经过。从这些造像铭中可以看出,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 北魏时期开凿的主要洞窟还有宾阳三洞。 宾阳中洞所供奉的是三世佛。主佛两边各有两个弟子和菩萨侍立,左边是迦叶和文殊菩萨,右边是阿难和普贤菩萨。佛和胁侍面相都清瘦略长,衣纹折叠规整而稠密,体现了北魏造像的艺术特点。 宾阳中洞顶上雕莲花宝盖和十个迎风飘拂的伎乐供养天人。洞口的内壁两侧是大型浮雕,分为《维摩变》、《佛本生故事》、《帝后礼佛图》、《十神王象》四层。龙门石窟不少洞窟中都有礼佛图,以宾阳中洞的为最佳,但是已经被盗往国外。 在北魏晚期还开凿过一些很有特点的洞窟,如莲花洞、火烧洞、皇甫公洞、魏字洞等。 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药方洞,药方洞因其洞窟内刻有大量古代的药方而得名。洞中雕刻的一些药方,还能治疗现代人所说的疑难杂症,比如治疗消渴,也就是糖尿病。这些药方比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还要早。 北魏王朝在洛阳龙门开窟造像活动的终结是以宾阳中洞的停工为标志的。 随着北魏王朝的灭亡,龙门石窟的开凿趋于衰落,沉寂了将近一个世纪,直到唐王朝建立,唐代从开国到盛唐的一百年间,龙门石窟迎来了历史上开窟造像的第二次兴盛时期。 这一时期开凿的石窟按时代先后大体自南而北,集中在龙门的西山,到了武则天时期,一部分才转移到了东山,约占龙门石窟造像的三分之二。龙门唐代石窟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潜溪寺、万佛洞、奉先寺大像龛等。 唐代开凿的第一个洞窟是位于龙门西山北端的潜溪寺。这时正是中国佛教“净土宗”建立的时期。 唐代开窟造像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达到了鼎盛。虽然石窟造像属于佛教艺术,但它跟政治紧密相连。从龙门许多唐代石刻造像中,还可以窥见武则天一步步走上女皇宝座的踪迹。 万佛洞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十一月,是专为唐高宗、武则天做“功德”而开凿的功德窟,也是以唐朝宫廷内道场供奉者智运等为首的一批御......>>

问题三:龙门石窟是曾哪个朝代的都城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历史上,洛阳曾是东汉、北魏和武周等朝代的都城。东汉时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永平年间建成了号称中国佛教第一名刹的洛阳白马寺。北魏皇帝普遍崇尚佛教,而武则天对佛教更是笃信有加。为了表示对佛祖的虔诚,他们在洛阳大兴土木,龙门石窟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处。

问题四:洛阳龙门石窟是哪个朝代建造的 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规模、有效率的营建约计150年左右,分别出现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约占110年左右)时期。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星罗棋布的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

问题五:洛阳龙门石窟创建在那年 什么朝代 公元493年北魏年间始建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搐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

问题六:龙门石窟是哪个朝代建的 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规模、有效率的营建约计150年左右,分别出现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约占110年左右)时期。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星罗棋布的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

问题七:龙门石窟经历了哪些重要年代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是国家五级景区,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伊水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开凿于北魏中期至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始于公元494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北宋的四百余年间。

问题八:龙门石窟是出于什么年代呢 北魏开凿,历经数个朝代,400余年,唐朝开凿的规模大一些而已

问题九:白马寺和龙门石窟分别始建于哪个朝代 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安徽桐城市白马寺约建于唐朝末年。

青海省互助县白马寺始建于公元十世纪末(藏传佛教后弘期),又名金刚崖寺。

江西省抚州白马寺始建于北宋初年。

问题十:三大石窟分别是哪个朝代 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大规模营建于北魏、唐代,后经历代修建而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敦煌莫高窟于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