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象与气候有什么关系?请教方家!

莒县天气_莒县天气查询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早就开始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并留下了丰富的关于地震前兆的记载。例如:1739年宁夏银川地震以后,有人就总结出地震与井水变化、动物不安、震前地下发声、天气反常现象之间可能存在某些联系。古书《隆德县志》上出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前兆现象。现代地震科学的深入研究表明,地震之前确实存在多种多样的前兆现象。地震前兆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

1.地震的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

宏观前兆在地震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6年松潘一平武7.2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出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小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昧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

—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

2.地震的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简称微观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形变异常。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球物理变化。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下流体的变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这些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3.地震观测台网

要捕捉地震的微观前兆,就必须建立覆盖面积地区的地震观测台网,进行长时间的精密观测。

记录地震的仪器叫地震仪.专门从事地震观测的台站叫地震台或测器台。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地震仪——“候风地动仪”。现代的地震仪已经用了最先进的电子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甚至还有专门的海底地震仪和深井(钻孔)地震仪。相当一部分地震台站现在已经不需配备专人进行观测,就能自动记录地震信号,通过电缆或无线电波将信号自动传送到接收中心,再由计算机进行自动处理这叫做遥测地震台网,、包括四川省在内,我国许多地区都已建立了现代化的遥测地震台网。此外,还有地电、地磁、重力、地形变、地下流体等地震前兆观测台站。

解放前,旧中国只有一个地震台、三个地震工作人员,地震事业极为落后。解放后,新中国的地震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57年.四川省第一个地震台——成都地震台,在成都西郊建立。1966年邢台地震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的地震事业加快发展步伐,11年成立了国家地震局(现中国地震局)经过近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地震观测台网已具规模,目前,我国已建立了I000多个现代化的地震台(含地方地震台),地震观测技术广泛应用了电子、无线电传输和数字化等高新技术。

地震前,尤其是大震前,往往会出现多种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怪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骤然增温或酷热蒸腾等。

与此相应的温度、气压、温度的变化,会使人体感到不适。

1503年1月9日,江苏松江地震,有震前“有风如火”的记载。

1668年9月2日,山东莒县地震,有震前“酷暑方挥汗”、“日色正赤如血”的记载。

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地震,有“未震之前数日,四面天边,变黄如火焰,睛空干燥,人均感觉焦灼干燥”的记载。

1925年3月16日云南大理地震,震前“久旱不雨,晚不生寒,朝不见露”。

1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大地震之前,虽已是严冬季节,天气却特别暖和,有时能听到雷声;个别阴坡没有冻土,长青草,有的地方还发现蝴蝶和昆虫。1月31日出现高温低压,从2月2日起气温连续上升,气压急剧下降,到2月4日,日平均气温出现顶峰,比常年高8度。另外,2月3日上午3时至10时,震区气温突然上升,形成一个以海城为中心的急剧升温区,两个小时内海城增温12度,而离海城较远的大连市增温2度。

13年2月6日四川炉霍发生7.9级地震,“震前几小时风尘大作,风向紊乱,上下乱窜”。1966年2月5日,云南东川发生6.5级地震的前三日连续有霾,震前一日霾的浓度最大。11年3月23日新疆乌什发生6.3级地震前几天,雾气腾腾,灰尘满天。1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震前不久,星空突然昏黑,地上伸手不见五指,大震过去后,很快又亮了起来。

大震前的各种大气异常现象,近年来有很多报导,可以说,临震大气物理现象都不是孤立的,但由于地震前兆现象和气象本身的自然现象容易混淆,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研究。

天象与气候有什么关系?请教方家!

高温下坚守岗位通讯稿范文(通用15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接触到通讯稿的地方越来越多,无论是在学校的学生会还是工作单位,有时候写通讯稿是必不可少的。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份恰当的通讯稿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高温下坚守岗位通讯稿范文(通用1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温下坚守岗位通讯稿1

 近段时间连日高温,骄阳似火,酷暑难耐。但是依然有许多工作者坚守岗位,用他们的汗水确保乔司发展的顺利进行。

 为此,在x月xx-xx日两天下午最热的时间段,我永和村党委组织志愿者前往附近的建筑工地,地铁站,公交车站,十字路口等地方为那些坚守在第一线的工作者们送上一片清凉。志愿者们事前准备了大量的矿泉水和冰红茶,他们或手捧,或肩抗,顶着烈日走进一个个建筑工地。看着工人们被晒得黝黑的皮肤,穿着已经被汗湿透的衣服,志愿者们赶紧给他们送上一瓶水,让他们到阴凉的地方歇一歇。工人们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一边喝着水,一边夸好啊!

 之后,志愿者们又来到地铁站和公交车站,给环卫工人和公交司机送上一丝关爱。是他们耐着高温保持着道路的清洁,是他们的抹着汗水保持着群众出行的顺利。“这瓶清爽可口的矿泉水,感觉就像一阵凉风沁入心脾,使我们更有动力加紧工作,战胜酷暑。”当公交车站的770路司机喝下志愿者送上的冷饮后,不由发出了感动之语。炎炎夏日送清凉,丝丝关爱入心田,一份清凉,一份关怀,一份爱心,送清凉活动不仅送去了组织的清凉和关怀,更是极大的鼓舞了一线工作者的士气,为乔司镇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高温下坚守岗位通讯稿2

 20xx年6月11日,高集乡卫生院医护人员一行10余人在院长邢德明的带领下,亲赴移民新村施工工地,慰问奋战在一线的施工人员。

 上午9时许,一辆满载着夏日深情慰问的车辆缓缓地停在了移民新村安置工地,此时,这里的施工人员正在热火朝天的奋战着,有的在清理施工杂物,有的修砌路面,有的在铺设管道。高集乡移民为淅川县大石桥乡西岭村群众,分为东、西两村。邢德明院长向坚守在一线的.施工人员表示了衷心的感谢,这个安置点的广大施工人员一直默默无闻,不畏酷暑,夜以继日的奋战着,由于近日持续高温闷热天气,室外作业极易诱发中暑现象。高集乡卫生院派医护人员深入施工工地为广大施工人员测量体温,测量血压,认真细致的进行健康体检,并为他们送来了矿泉水50余件,凉茶200余包,藿香正气水300余盒,板蓝根60余包等价值3000余元的防暑降温用品。邢院长亲切的嘱托大家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确保工程进度按时完成早日迎接移民亲人的到来。

 据悉,高集乡移民安置工程共安置淅川县大石桥乡西岭村近200余人,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预计今年6月份下旬完成,并与6月底开始进行迁安工作。

高温下坚守岗位通讯稿3

 酷暑盛夏,热浪滚滚。连日来,哈密市气温节节攀升,大南湖二矿更是骄阳似火。在这暑气逼人的日子里,矿领导再一次为奋战在一线的工人们送来了一片清凉。

 7月24日,矿领导为各个区队都准备了西瓜,由各区队负责人带回项目部给工人们解暑。入夏以来,随着天气气温的不断升高,工人露天施工作业,体能消耗很大,为了切实做好一线工人的防暑降温工作,矿领导多次给工人们准备了哈密瓜和西瓜,把关怀送到工人的心坎。

 送清凉活动不仅送去了矿领导的清凉和关怀,更是极大的鼓舞了一线工人的干劲,促进了项目的安全生产。为顺利完成各项施工目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高温下坚守岗位通讯稿4

 炎炎夏日,高温酷暑。为确保一线职工安全度夏,日前,百步镇总工会开展夏季送清凉慰问活动,为冒着高温坚守在工作一线的职工送去关怀。当天共慰问企业6家,发放慰问品480份。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部分特殊行业劳动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极易中暑。中达集团炼钢车间厂房外是酷暑,厂房内是比烈日还热的炉子,炉子里是火红的铁水,车间工人站在炉子旁,不时进行必要的操作。美克斯机械的生产车间,电焊工、钣金工等生产工人正在进行紧张的施工,因工作环境原因,要求穿着都严严实实,汗水湿透了衣衫。慰问人员为工人们送上了饮料、花露水、毛巾等防暑用品,把清凉送到了一线工作区域,把关怀送到工人的心坎里。每到一处,他们不仅给工人们送上慰问品,还深入生产现场,开展安全生产、防暑降温和中暑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并叮嘱工人们要合理调整作息时间,确保身体健康和施工安全。

高温下坚守岗位通讯稿5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7月12日进入20xx年头伏第一天,宛城区总工会启动夏日送清凉慰问活动,把党和的'关怀送到奋战在高温下的一线广大职工手中。

 在“夏日送清凉”活动中,宛城区总工会多方筹资8万余元购置了矿泉水、毛巾、水杯、藿香正气水等解暑降温用品,走入施工现场、来到一线岗位、走进生产车间,亲切慰问奋战在一线的环卫工人、城管职工、公安交警、筑路工人。每到一处,宛城区总工会都嘱咐相关单位负责人,要把防暑降温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精心组织,安排好广大一线职工工作和休息时间,落实好防暑降温保健措施,保证一线员工清凉解暑物品、药品的及时供应,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的关怀、工会组织的关心、社会各界的关爱。

 活动中,广大一线职工心怀感谢纷纷表示,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履行好职责,更加努力工作。

高温下坚守岗位通讯稿6

 时至盛夏,酷热难耐。近日,济宁交运集团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对驾驶员和一线职工“炎炎夏日送清凉,滴滴关爱暖人心”活动,集团公司工会领导分别到各基层一线走访慰问,为职工送去防暑降温用品和贴心关怀。“大家辛苦了,现在天气炎热,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每到一处,工会李永前都与驾驶员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对他们不畏酷暑、坚持奋战在工作一线的敬业精神表示敬意,感谢他们为公司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来自公司领导的关怀和真情,在一线职工心中传递着,也为日夜奋战在一线的职工在炎炎夏日送来丝丝清凉。

 活动中,集团公司工会与各基层单位将“送安全”与“送慰问品”相结合,强调各单位组织职工战高温,斗酷暑,保畅通,也要重视防暑降温和劳动保护工作。

 通过开展“送清凉”活动,不仅为职工带来切实,凝心聚力,同时也为企业安全生产筑起一道坚实防线,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温下坚守岗位通讯稿7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此时正进入我国“史上最热的夏天”。高温天气的到来,给大家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是奋斗在生产一线的职工朋友,更是酷暑难挡。

 为进一步关心工会会员的身心健康,传递党和对员工的关爱,营造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在这个史上最“热情”的七月,江苏省盱眙县桂五镇工会严格按照县总工会的送清凉方案,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

 此次活动为全镇40名职工代表送去了洗发液、花露水、沐浴乳、毛巾等物品。桂五工会表示旨在借此活动抛砖引玉,督促各企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夏季送清凉”活动,切实改善和提高企业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工因高温中暑造成的职业危害,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让广大职工充分感受到党和以及工会组织的关怀。

高温下坚守岗位通讯稿8

 连日来,西露天煤矿工会开展“酷热夏日送清凉”慰问活动,为9个生产厂段的一线员工送去一份清凉、一片温馨,并叮嘱大家注意防暑、注意安全。

 自进入夏季以来,该矿工会本着早安排、早部署、早准备的原则,利用电视、宣传栏、板报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普及夏季防暑常识,增强员工防暑意识;开展防暑降温专项检查,加大防暑督查力度。该矿工会为汽运段汽车司机配备了夏凉垫、为汽运段员工传达室安装了8台墙壁式电风扇,为员工购买白糖、绿豆、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的食品和药品等,让每位员工都能在炎炎夏日切实感受到丝丝清凉。为保证活动效果,该矿工会还邀请了西露天矿区医院医师为员工们讲解基本医学知识和日常救助小常识,“在工作现场中发生突发时,如何正确地抢救伤员”等小知识让基层广大员工受益匪浅,大大提高了自救和自我保护能力,为该矿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温下坚守岗位通讯稿9

 连日来,西安市持续高温天气,已让人酷热难耐,然而有这样一群人,每天迎着烈日,仍坚守岗位,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为辖区百姓营造了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7月27日下午,洪庆街办、洪庆食品药监所及西安欣康大药房有限公司在田洪正街举行了"炎炎夏日送清凉"慰问一线环卫工人活动。

 活动现场,街办相关领导、欣康大药房有限公司主要领导亲手将价值2万余元的藿香正气滴丸、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花露水、矿泉水等防暑降温必备物品送到在场的200余名环卫工和30余名城管队员手中。

 现场气氛热烈,食药监工作人员向环卫工人做了夏季防中暑、防热射病、防胃肠道疾病方面的知识宣传。最后,呼吁广大市民争做文明市民,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成果,不乱扔乱丢垃圾,减少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共同守护我们美好的家园。

高温下坚守岗位通讯稿10

 盛夏酷暑,烈日炎炎。昨日下午,市总工会组织人员前往市邮政公司投递局和阳西县程村支局开展送清凉活动,向在高温下坚持工作的一线工作者表示感谢和慰问。

 市总工会一行来到市邮政公司投递局和阳西县程村支局,为一线工作者送来清凉饮料。20XX年,程村支局以出色的工作荣获“广东省模范职工小家”称号,昨日举行了揭牌仪式,市总工会还送来一批图书,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防暑降温工作直接关系到职工身体健康和企业生产安全,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要求,用人单位要认真落实《关于公布我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每年6-10月必须向户外作业的工作人员发放每人每月150元的高温补贴。同时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障职工饮食和休息,做好夏季安全生产工作。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夏日“送清凉”活动将从6月持续到10月,市总工会还将整合社会,继续前往建筑工地等户外工作场所开展慰问活动,把清凉送给更多的户外工作者。

高温下坚守岗位通讯稿11

 7月25日,莒县总工会组织开展“夏季送清凉”慰问活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仇道萍,县总工会副公方黎以及县总工会机关人员、县直各委局工会等参加活动。

 慰问人员先后到瀚森园林莒州公园建设现场、开发区棚户区改造指挥部和青岛路小学施工现场为一线环卫园林工人和一线职工们送去了水杯、毛巾、牛奶和绿豆等防暑降温慰问品。县总工会领导们向在高温下仍然坚持工作的广大职工和建设项目施工中的工人们表示了尊敬和感谢,并叮嘱他们要注意施工安全、防暑降温。在青岛路小学施工现场,仇道萍还向项目建设施工人员发放了高温季节施工安全知识宣传纸,为高温作业条件下的一线职工们的施工安全又增添了一份保障。

 炎炎夏日送清凉,滴滴关怀沁人心。县总工会组织的“夏季送清凉”活动,给企业和职工送去的不仅仅是一份夏日的清凉,更是一份深深的关怀和情谊。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也让大家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工会大家庭给予的温暖和关怀。

高温下坚守岗位通讯稿12

 7月17日至20日,院长XX一行远赴XX项目开展“送清凉”活动,看望慰问酷暑天气仍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指导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和野外安全生产工作。

 在项目部,院长介绍了局、院上半年的发展情况,详细询问职工的生产生活情况,认真查看了项目部的标准化建设情况,仔细查看了项目成果并与项目组成员就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在听取项目组人员汇报后,万院长充分肯定了他们为四院发展做出的贡献,真诚表达了院党委和工会对野外一线职工的亲切慰问。

 院长强调,要正确面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大胆实践、积极作为,进一步发挥钻探技术优势,通过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总结当地的地质特征和规律,探索科学的施工工艺、方法;要高度重视项目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提高项目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要劳逸结合,严守操作规程,完善安全基础保障,杜绝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慰问期间,万院长一行拜访了XX公司。公司总经理XX对院长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双方就业务领域和合作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座谈交流。

 院长办公室、探矿公司、矿产勘查所负责人陪同慰问。

高温下坚守岗位通讯稿13

 进入三伏时节,安徽各地最高气温普遍超过35℃,皖北地区最高气温达39℃。面对持续的高温天气,为切实维护员工职业安全和身心健康,安徽分公司积极开展夏季“送清凉”活动。

 及时为一线员工配齐各类劳动防护用品,并将绿豆、西瓜、矿泉水、绿茶、风油精、藿香正气水、毛巾、蚊香等防暑用品送到他们手中。改善日常伙食,增加了菜的品种和数量,供应豆制品和富含维生素、食物纤维的蔬菜瓜果,适当搭配奶、肉、蛋或鱼类。

 利用油库、加油站避高温时段,合理调整配送,使广大员工有更加充足的休息时间。修理厂室外工作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在检修项目和人员上合理安排,对于必须进行检修的项目在环境上做文章,室外用遮阳棚、室内用空调、电扇,适当增加维修人员,做到相互提醒,相互帮助,预防中暑。

 组织人员检查、维护员工食堂宿舍的冰柜、空调、饮水机等设备,确保员工拥有舒适的生活、工作空间。此外,加强高温时段安全教育,对预防中暑以及中暑应急措施进行重点宣传讲解,切实提高一线作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高温下坚守岗位通讯稿14

 炎炎夏日,平度市防治院开展夏季送清凉活动。在酷暑天里,为了让住院病人拥有更好的治疗与生活环境,医院在原有空调的基础上,雇佣空调工人加班加点在活动室内安装了更好的中央空调,让患者们能够在活动室里尽情,舒适地过夏天。

 西瓜性属寒凉,味道甜美,具有生津、除烦、止渴、解暑热,促代谢的功能,是一种可以滋身补体的食物。在这炎炎暑季,医护人员为住院患者们带来清热解暑的明村大西瓜和各样新鲜的果蔬解暑取凉。切开西瓜,立刻露出了红色的瓜瓤,同时淌出了甜美的瓜汁,一块块甘甜可口的西瓜切好后,医护人员们双手捧着送到病友们面前。“西瓜真好吃,真甜,但让我们觉得更甜的,是医生护士对我们的关爱之心啊......”病友陈大爷动情的说,大家开心的看着电视吃瓜消暑。

 入伏以来,医院食堂每天为住院患者熬制新鲜的绿豆汤。绿豆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祛火消暑的功能,常喝绿豆汤能帮助排泄体内的毒素,促进机体的正常代谢。上午十点左右,护士为患者们分食绿豆汤,绿豆汤里加了少许冰糖,味道甜甜的,患者们更爱喝。每天喝绿豆汤,既能帮助患者们防暑又可利湿祛邪,还可以预防夏季皮肤病的发生。

 医院开展的为患者送清凉活动持续进行,在炎热的夏季给病友们带来凉爽感受。医院从细节出发,从一点一滴的日常小事中给予患者关怀与帮助,希望病友们度过一个开心愉快的夏季,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出院。

高温下坚守岗位通讯稿15

 炎炎夏日送清凉,丝丝关爱入心田。近段时间连日高温,骄阳似火,酷暑难耐,仍有许多工作者坚守在一线,用他们的汗水维护着社区的环境卫生。为了让更多社区居民、志愿者关爱环卫工人。7月25日下午3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工联合社区志愿者共同对社区的环卫工人进行慰问并发放消暑用品。用实际行动关爱我们可爱的城市“美容师”。

 活动共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社工对已经招募到场的小小义工、骨干志愿者进行分组,共分为3组,每组六人,每人领取消暑物资两份。第二部分三队的志愿者在社工的指挥下,去到社区水寨公园、河边长廊、文化广场等环卫工人较为集中的地方进行慰问。

 在慰问过程中,环卫工人的叔叔与阿姨在拿到消暑礼品那一瞬间露出憨菊的笑容,并连声对志愿者说谢谢。志愿者们更加信心十足地寻找着社区的每位环卫工人。第三部分在派送完成后回到中心进行活动总结。小小义工与骨干志愿者对活动十分满意,他们表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就是帮助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要爱护环境。

 本次活动共招募了社区志愿者18人,消暑用品35份。特别鸣谢幼儿园的物资捐赠,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骨干志愿者、小小义工均在咨询是否还有下期的送清凉活动,慰问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的关爱一直在路上!已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社区居民关注环卫工人,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

现在不用天象只是科学发展的结果,谈不上古人骗人。

对气候的季节变化,最初人们不是根据对天象的观察,而是根据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去捕捉气候变化的信息。自然界草木的荣枯,鸟兽的出没,冰霜的凝消,等等,是与气候的变化相互呼应的。“天气变于上,人物应于下矣”(《论衡·变动》),这就是所谓“物候”[1]。以物候为从事农事活动的依据,这是人类掌握农时的时最初手段。在中国一些近世或多或少保留原始农业成分的少数民族中,差不多都有以物候指示农时的成套经验,有的甚至形成了物候计时体系——物候历。[2]这些民族应用物候指时早于应用天象指时。我国中原地区远古时代也应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相传黄帝时代的少皞氏“以鸟名官”:玄鸟氏司分(春分、秋分),赵伯氏司至(夏至、冬至),青鸟氏司启(立春、立夏),丹鸟氏司闭(立秋、立冬)。玄鸟是燕子,大抵春分来秋分去,赵伯是伯劳,大抵夏至来冬至去,青鸟是鸧鴳,大抵立春鸣立夏止,丹鸟是鷩雉,大抵立秋来立冬去。[3]以它们分别命名掌管分、至、启、闭的官员,说明远古时代确有以候鸟的来去鸣止作为季节转换标志的经验。甲骨文中的“禾”字作“?”,从禾从人,是人负禾的形象,而禾则表现了谷穗下垂的粟的植株,故《说文》讲“谷熟为年”。这和古代藏族“以麦熟为岁首”(《旧唐书·吐蕃传》),黎族“以薯蓣之熟,以占天文之岁”(《太平寰宇记》)如出一辙,都是物候指时时代所留下的痕迹。据一些学者的考证,甲骨文中的“夏”字是蝉的形象 [4],而“秋”字则是类似蟋蟀一类动物的形象[5]。可见,我国自古就把蝉和蟋蟀视作夏天和秋天标志的物候动物;因为它们的鸣叫意味着夏天或秋天到来。同时这也说明我们的祖先最初确实是以物候指时的。又据近人研究,楚帛书中保留了以肖形动物为标志的物候月历名。[6]

物候指时的经验与习惯延续至后世,《夏小正》、《礼记·月令》等都有每月物候的详细记载,以后还将谈到。又如《诗经·七月》就记录了每个月的物候与农事,类似后世的“十二月生产调”,兹列表如下:

以菖蒲的出生为始耕期的标志,据说是黄帝时代的经验;这虽是一种传说,但也表明这套物候指时的经验是十分古老的。《任地》在介绍了这套经验后,又作了以下的概括:

五时,见生而树生,见死而获死。

意思是,在一年之中,可以视草的发生和死匿而定种稼和收获之时。[10]这是物候指时的重要原则之一。

二 天象指时的开始——星象指时

物候指时虽能比较准确反映气候的实际变化,但往往年无定时,“月”无定日,同一物候现象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出现早晚不一,作为较大范围适用的记时体系,显得过于粗放和不稳定。于是人们又继而求助于天象的观察。我国古代对天象的观察很早就开始了,传说黄帝“迎日推策(策)”(《史记·五帝本纪》)[11],“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史记·历书》),已带有依据天象推算历法的意味了。具体情况如何,现在已难考其详。但考古发掘已发现不少反映原始人类从事天文观测的实物资料,表明我国先民很早就进行天文观测。例如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有不少刻划在陶器中的太阳纹图象,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牙骨雕板中有日纹四鸟图等。近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一组距今6400年的与人同葬的蚌塑龙虎,有的研究者认为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四象说中东龙西虎的实证,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图 [12]。如果这一论断能够成立的话,当时的天文观察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当时测天活动是很普遍的,原始人都能掌握不少观测星星出没的知识,世代相传延至三代,故《尚书·洪范》有“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13]之说。《周易》中则有天气谚语的记载。[14]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说:

三代以上,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

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

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日知录》卷30“天文”)[15]

《国语·周语中》载:“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这也是反映了以星象纪时的古老经验。[16]《吕氏春秋·贵因》:“夫审天者,察列星而知四时,因也。”

人们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某些恒星在天空中出现的不同时间、不同方位和不同形态,与气候的季节变化规律相吻合。如终年可见的北斗星座,“斗柄东向,天下皆春;斗柄南向,天下皆夏;斗柄西向,天下皆秋;斗柄北向,天下皆冬”(《《鹖冠子·环流》),俨然一个天然大时钟。[17]《夏小正》也是利用北斗星座斗柄的指向来指时的。如“正月斗柄县在下”,“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七月,斗柄县在下则旦”。

星象指时经验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历法。中国远古时代就实行过以“大火”星(心宿二)纪时的“火历”。相传颛顼氏时代“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国语·楚语》);这位“火正”就是负责观察“大火”的出没和方位以指导人民从事生产的。《左传》襄公九年晋士弱说;

古之火正,或食于心,或食于咮,以出入火。是故咮为鹑火,心为大火。陶唐

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

“火历”的基本特点是用肉眼直接观察昏时(日落后三刻或二刻半)“大火”的出、中、流、伏、内等不同位置,借以确定岁首和耕作收获等农时。[18]兹把先秦古籍中所记载的部分大火星星象及其指时意义列为下表:

表5 先秦古籍所载“大火”星的出没及其指时意义

星象

指时意义

出处

火见而清风戒寒

周代大火星初见于农历十月,见到它意味着凉风将至,要作好御寒过冬的准备

《国语·周语中》

火出而毕赋(冰)

春秋时农历三四月黄昏时大火星出现于东方地平线上,这时天气转暖,公室要颁冰供食物保鲜之用

《左传》昭公四年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夏至时大火星黄昏见于南方的中天。

《尚书·尧典》

火中,寒暑乃退

季冬十二月平旦大火星正中在南方,大寒退;季夏六月黄昏,大火重新正中在南方,大暑退。

《左传》昭公三年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大火黄昏中天后,开始西斜而行,其时睹暑气渐消,天气转冷

《豳风·七月》

八月……辰(大火星)则伏

大火星在黄昏时没入开放地平线下

《夏小正》

九月,内火。……辰系于日

大火星与太阳一起出入,所以大火星在夜空中消失

《夏小正》

三 阴阳合历与标准时体系

历象日月星辰

恒星纪时可以应用于较大范围,但仍然是比较粗疏的;恒星方位的变化要在较长的时期中才能显示出来,对于较短时段的标识则无能为力,因而也就难以形成精确的计时系统。较短时段纪时的标志,莫若月相的变化明显。于是又逐渐形成回归年与朔望月相结合的阴阳合历。但回归年与朔望月和日之间都不成整数的倍数,故需要有大小月和置闰来协调;置闰遂成为中国传统阴阳合历的重要特点之一。《尚书·尧典》载: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以闰月定四时以成岁。

“羲”与“和”是不同部落首领的名字 [19]。“历”是推算,“象”是观察。[20]过去以恒星指时,如“火历”,只须肉眼观察即可,现在要根据日月星辰 [21]推算出年、月、日、四时以至闰月来,就非“历象”不可了。[22]尧舜时是否已经有了阴阳合历,学术界尚有不同的看法,但殷代已经有了阴阳合历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从甲骨文的资料看,商代的历法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月有大小,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年有平闰之分,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三个月;闰年最初置于年终,称为十三月,后来改置年中。[23]春秋时出现了四分历。《左传》僖公五年和昭公二十年记载了两次“日南至”(冬至),间隔133年,其间记录了闰月48次,失闰1次,共计有闰月49,平均为19年7闰。这表明春秋时代已在实践中摸索出十九年七闰的法则。由于十九年七闰取的回归年长度为365又1/4天,故被称为四分历。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阴阳合历中的标准时体系

朔望月便于计时,却难以反映气候的变化。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需要根据太阳的视运动确定几个能反映季节变化的时点,建立一个标准时的体系。相传尧命令羲和制历时,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努力。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

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

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

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

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

这一记载的大致意思是,分别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在东、南、西、北四方的某个地方,恭敬地迎候太阳的出入(实际上是观察太阳的视运动),以确定农事活动的次序(“东作”“南讹”、“西成”、“朔易”均指耕种收藏的农事活动。“平秩”,伪孔传训为平均次序)。分别以“鸟”、“火”、“虚”、“昴”四星在初昏时刻的出现作为“日中”、“日永”、“宵中”、“日短”(“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历代注家多训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标志,并以此确定春、夏、秋、冬四季之“中”。与春夏秋冬四季相适应,老百姓和鸟兽都发生不同的动态变化。[24]

《尧典》以四方配四时,甲骨文和《山海经》中则有相应的四方风、四方神的记载:

东方曰析,凤(风)曰?;南方曰因,凤(风)曰?(微);西方曰?,凤

(风)曰彝;□□□(北方曰)?,凤(风)曰役。(合集14294)

有人[25]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折同析),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大

荒东经》)

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夸(来)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

入风。[26]

有人名曰石夷,西方曰夷 [27],来风曰韦,西北隅处以司日月长短。(《大荒西

经》)

有人名曰?(鹓),方曰?(鹓)来之风曰?,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

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大荒东经》)

研究者认为其中折同析,?、彝同夷,?、鹓、同隩,与《尧典》所载相互对应。并从而论定殷代有司分、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四方之神,而由分、至组成的“四节”,构成当时阴阳合历中的标准时体系。[28]

表6 《尧典》、甲骨文、《山海经》“四方”名称

方位

《尧典》所载 人民四季动态

四方神

四方风

甲骨文

山海经

甲骨文

山海经

折,折

?

因,因乎

?(微)

西

?

夷,石夷

?

?(鹓)

?

以上记载还可以从考古发现中获得某种印证。如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陶尊上刻划的图象文字中,有作“?”,是太阳在云气簇托下升起于群山之巅的形象,当地至今仍然能够在每年春分时节观察到这种景象,它正是我国东夷先民观天测时的实录 [29]。论者或谓与《尧典》所载羲仲受命在东方旸谷观测日出的传说有关。还有的学者认为,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中有雕刻在骨板上的一日双鸟图象,它反映了二分(春分,秋分)日时太阳分主东西两方的古老观念。[30]

《尧典》以太阳出没方位(主要与日影观测相联系)和四中星的昏见作为“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标志,它们相当于后来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概念,但不一定有后世那么精确。当时大概已有日影的观测,但可能是以自然物(如山峰)或人体为标志的。[31]而后世准确的“分”“至”点的是建立在的用圭表对日影进行实测的基础之上的。圭表测日起于何时还不清楚,但周代已有用“土圭”测日影的明确记载,如《周礼·大司徒》云:

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

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

这虽然是讲如何“求地中”以便建都的,但这种方法无疑会运用到测“时”上,从而能更准确地确定分、至和四时,更准确地测定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周礼》中有“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冬夏至日,春秋至月,以辨四时之叙。”这是一个专门掌管天象历法的官员。不过,《周礼》中除四时外,未见其它节气。

但不晚于春秋,已形成由分、至、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所组成的“八节”[32],并形成一定的制度和礼仪。且看《左传》以下的记载;

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

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33]

闰月不告朔,非礼也。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

矣。不告朔闰,弃时政也,何以为民?[34]

于是闰三月,非礼也。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履端

于始,序则不衍,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余于中,事则不悖。[35]

上面谈到,历法的发展是先有物候历,后有天文历。在天文历发展的阶段,最初人们观察星象以定季节,继之又观察月相以定月。以月的圆缺周期为一月,关键是确定每月开始的一日,即所谓朔。故每年秋冬之际,天子颁历谓班朔,而列国诸侯每月朔日则有告朔、视朔之礼。[36]以月之盈亏定月虽利于记时,但并不能反映气候的季节变化。后者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决定的。因而朔望月还需与太阳年相结合。但朔望月和太阳年并不成整数倍数的关系,因此,在实行朔望月的条件下就产生了“正时”的问题。“正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确定标准时体系。即所谓“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履端于始”指“步历以冬至为始”(江永《群经补义》),“举正于中”指“历象日景(影)中星,以记分至在四仲月也”(沈彤《小疏》)。即以分至为标准时以补朔望月之不逮。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气候季节变化的时序,“序则不衍”“民则不惑”是也。《左传》僖公五年所载“八节”观象之礼应由此出。以分至定标准时还形成了某种宗教仪式。如《国语·鲁语下》“大朝日”(春分)、“少夕月”(秋分)、“日中考证”等。

二是置闰。置闰是为了调整朔望月与太阳年之间的关系。因为一个太阳年包括十二个朔望月,另多出若干天;经若干年后,把多余的天数汇积成月,放在年终,即所谓“归余于终”。这是一种很古老的办法。据卜辞,武丁至祖甲,岁终置闰,名曰十三月。至春秋时,置闰已不一定在岁终,使月的顺序更符合季节的变化。

四 二十四节气与三十时节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

战国时代,人们对天象的观测和标准时的确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孟子·离娄下》云:“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按,宜作“规律”解),千岁之日至,可坐而定也。”在标准时体系的继续发展中,为了更具体地指导农业生产,人们又尝试把一个太阳年划分为若干较小的时段,这种探索的结果导致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它是以土圭测日晷[37]为依据逐步形成的。以“分、至、启、闭”为八个基点,每两点间再均匀地划分三段,分别以相应的气象、物候或某种农事活动命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系统记载始见于战国时代成书的《逸周书·时则训》[38]。《逸周书·时则训》关于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的系统见下文表11。保存了许多先秦史料的《周髀算经》[39],对二十四节气作了以下的解释:

二至者,寒暑之极,二分者,阴阳之和,四立者,生长收藏之始,是为八节;

节三气,三而八之,故为二十四。

《周髀算经》还对每个节气的日影长度作了比较粗疏的计算。[40]

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地球公转形成的日地关系,与黄河流域一年中冷暖干湿的气候变化和农事活动的节奏十分切合。有人将二十四节气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近代气象加以比较,发现大暑小暑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季节,雨水节与平均初雨日期比较吻合,小雪节与平均初雪日期很一致。惊蛰与10厘米地温通过温度5℃的日期相近,标志着春耕季节的到来。谷雨有“雨生百谷”之意,这时气温已上升到12℃以上,是北方春播的黄金季节。小满、芒种是黄河中下游大麦、小麦的灌浆期和成熟期。霜降节接近平均初霜日期,是一年中生长季节的结束。[41]可见二十四节气一开始就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是在天时观测与农业实践的密切结合中形成的。它是中国传统历法的中心内容之一,中国传统的阴阳合历通过它而具有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失去它的意义。

先秦时代,二十四节气似乎已经应用于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例如《管子·臣乘马》说:

日至六十日而阳冻释,七十[五]日而阴冻释,阴冻释而艺稷,百日不艺稷,故

春事二十五日之内耳。

日至即冬至,冬至后六十日,相当于先秦时期的惊蛰节,冬至后七十五日,相当于先秦时期的雨水节。按十五天为单位计算,十五天正好是一个节气。这里很可能已经用二十四节气来计算农时和指导生产了。[42]

三十时节

除了二十四节气外,还有过三十时节,见于《管子》一书中的《幼官》和《幼官图》[43]。这是以12天为一节,把一年360天分为30节的节气安排。它的四季是以“地气发”、“小郢”、“期风至”、“始寒”为起点,相当于二十四节气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44],而以“清明”、“大暑至”、“始前”、“寒至”为中点,相当于二十四节气中的“二分二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5]。中点以前的四个时节,一般两两相偶,表现为二气交替上升(如“小郢”、“绝气下”与“中郢”、“中绝”;“始寒”、“小榆”与“中寒”、“中榆”),中点以后的时节,如果是三个,则这三个时节自为一组(如“三卵”、“三酉”),如果是两个,则这两个时节连同中点自成一组(如“三暑”“三寒”)。时节的命名主要依据各种“气”的阴阳消长,不同于二十四节气名称多表示某种物候或农时。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