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月份天气预报记录表

2.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案

3.天气预报员经常会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我们试一试画出统计图吧!来动动手,根据这张表上的数

4.怎么才能查到以前的天气

前一周天气预报情况统计表_前一周气温和天气状况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我是天气预报员》幼儿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是天气预报员》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天气预报中表示天气变化的符号,学会看天气预报,知道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工作的关系。

 2.尝试用多种方法记录天气,能用连贯的语言播报天气。

 3.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对周围事物感兴趣。

 活动重点:了解天气预报中表示天气变化的符号,学会看天气预报。

 活动难点:知道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工作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通过多种途径提前了解青岛的天气预报,丰富有关天气预报的经验。

 2.物质准备:

 (1)青岛当天的天气信息、天气符号。

 (2)PPT:青岛未来一周天气预报表、飞行员、渔民打鱼、邮递员送快递。

 (3)纸、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 联系幼儿生活,组织谈话活动,了解天气预报中的主要信息。

 (1)创设情境,引出天气预报。

 提问:明天幼儿园就要带小朋友去春游了,那我们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天气去春游呢?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天气呢?我们怎么知道天气情况呢?

 小结:原来可以看天气预报知道天气情况。

 (2)引导幼儿谈话,了解看天气预报的途径。

 提问:你看过天气预报吗?在哪里看过?

 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看电视、电脑、手机、报纸和听广播等方法预先知道天气。

 (3)幼儿观看青岛当天的天气信息,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和天气预报中的主要信息。

 提问: 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今天青岛的天气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天气预报员阿姨是怎样播报的吧。观看后,提问:今天青岛的天气是怎样的?

 幼儿边回答,教师边出示,引导幼儿学习符号:摄氏度“°C” 、多云、阵雨。

 小结:天气预报主要告诉人们的信息有城市、日期、天气、温度等。

 (4)集体尝试播报青岛的天气预报,要求语言连贯。

 2.出示,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天气符号,了解其代表的含义。提问:你还知道有哪些天气情况?

  课后反思:

 活动开始时,我是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活动,因为本周三幼儿园要组织幼儿去春游,那要选择什么样的天气去春游呢?我们怎么知道天气情况呢?正好根据这一情境引出天气预报。接着,以此为契机,通过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引导幼儿了解青岛当天的天气情况和天气预报中的主要信息。本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关注天气情况,所以能说出很多天气符号。经过老师的进一步梳理,幼儿认识了“摄氏度”、“霾”、“表示风力风向的符号”等,为播报环节奠定了基础。接着进行的是本活动的难点,也就是帮助幼儿了解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通过从自身关注天气预报到他人也关注天气预报,因为有课前知识经验的丰富,所以本班幼儿说出了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关注天气预报,知道了天气预报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最后通过设计天气预报表,幼儿进一步感知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进而引发继续关注天气预报并进行播报的延伸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更系统地认识了各种天气符号,了解了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但我认为还有不足之处,就是让幼儿练习播报的机会比较少,如果再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城市名称、天气信息,让幼儿进一步练习播报,这样会更加巩固认识各种天气符号,还会感受到中国地域的广阔,同一天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不同。

《我是天气预报员》幼儿园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天气预报中的主要信息,知道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学会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服。

 2、尝试用多种方式记录天气,能用连贯的语言播报天气。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提前观看电视中的天气预报,丰富有关天气预报的经验。

 2、本地当天的天气信息,天气符号、背景音乐:教师教 学。

 3、纸、笔每人一份。

 4、《我是天气预报员》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联系幼儿生活,组织谈话活动,了解天气预报中的主要信息。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今天穿的是什么衣服,为什么要这样穿,引出天气预报。

 (2)请幼儿说一说从哪里能预先知道天气。

 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看电视、电脑、手机、报纸、和听广播等方法预先知道天气。

 (3)出示本地当天的天气信息,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和天气预报中的主要信息。

 根据需要可设计以下提问:如济南表示什么?10月15日表示什么?晴表示什么?12—24表示什么?北风3—4级表示什么?

 小结:天气预报主要告诉人们的信息有城市、日期、天气、温度、风力、方向等。

 2、认识天气符号,了解其代表的天气情况。

 3、了解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知道天气预报对我们生活的帮助。

 (1)请幼儿回忆一下平时在家里还有谁关注天气预报,并说说为什么我们大家都要关注天气预报。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根据天气变化做准备,如增减衣物或准备雨具,天气预报给我们带来那些帮助。

 (3)出示冬暖式大棚,司机、游客等,知道更多的人们在关注天气预报,进一步感知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小结:天气预报可以提醒我们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也可以根据天气的情况决定是否出行,还可以提前知道一些恶劣天气,提前做好防护准备。

 4、请幼儿设计天气预报表,尝试用多种方式记录天气。

 提醒幼儿用数字、符号表示各种天气情况。

 5、游戏:看天气做动作。

 教师随机出示天气符号,幼儿作相应动作。如出示晴天,幼儿做出跑步跳绳等动作:出示雨天,幼儿做出打伞的动作。

  活动延伸:

 1、 为幼儿提供气温统计表,请幼儿每天坚持观察,并做好一周的天气记录。

 2、 每天利用生活环节,组织幼儿开展“我是天气预报员“的活动,请幼儿在背景音乐中播报当天的天气预报。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我是天气预报员》幼儿园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天气预报中的主要信息,知道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学会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服。

 2.尝试用多种方式记录天气,能用连贯的语言播报天气。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提前观看电视中的天气预报,丰富有关天气预报的经验。

 2.本地当天的天气信息,天气符号、背景音乐、教师教学。

 3.纸、笔每人一份。

 4.《我是天气预报员》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联系幼儿生活,组织谈话活动,了解天气预报中的主要信息。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今天穿的是什么衣服,为什么要这样穿,引出天气预报。

 (2)请幼儿说一说从哪里能预先知道天气。

 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看电视、电脑、手机、报纸和听广播等方法预先知道天气。

 (3)出示本地当天的天气信息,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和天气预报中的主要信息。

 根据需要可设计以下提问:如济南表示什么?10月15日表示什么?晴表示什么?12-24表示什么?北风3-4级表示什么?

 小结:天气预报主要告诉人们的信息有城市、日期、天气、温度、风力、方向等。

 2.认识天气符号,了解其代表的天气情况。

 3.了解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知道天气预报对我们生活的帮助。

 (1)请幼儿回忆一下平时在家里还有谁关注天气预报,并说说为什么我们大家都要关注天气预报。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根据天气变化做准备,如增减衣物或准备雨具,天气预报给我们带来哪些帮助。

 (3)出示冬暖式大棚、司机、游客等,知道更多的人们在关注天气预报,进一步感知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小结:天气预报可以提醒我们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也可以根据天气的情况决定是否出行,还可以提前知道一些恶劣天气,提前做好防护准备。

 4.请幼儿设计天气预报表,尝试用多种方式记录天气。

 提醒幼儿用数字、符号表示各种天气情况。

 5.游戏:看天气做动作。

 教师随机出示天气符号,幼儿作相应动作。如,出示晴天符号,幼儿做出跑步跳绳等动作;出示雨天符号,幼儿做出打伞的动作。

  活动延伸

 1.为幼儿提供气温统计表,请幼儿每天坚持观察,并做好一周的天气记录。

 2.每天利用生活环节,组织幼儿开展“我是天气预报员“的活动,请幼儿在背景音乐中播报当天的天气预报。

  活动反思

 在走上讲台前,需要充分地备课。现在的备课不仅仅是利用教学参考书了。备课时候,首先是需要备详案,充分考虑在天气预报中所能出现的任何相关问题,并且要认真研读教学参考书学习其中有利的东西。虽然我们的课堂模式没有统一的式样,但参考书毕竟是专家的成果,有我们借鉴的地方,尤其是资料的补充方面。其次是多媒体的设置。应该说现在的地理课堂多媒体课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在制作多媒体的时候,我们需要找到相应的最近的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栏目,如果没有办法下载下来就用网页显示或者找到动画的形式播报也是可以的。如在多媒体制作时,没有办法找到天气预报栏目,那么多媒体也就没有制作的必要了。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幻灯片切换的时候,弄点声响出来的效果要好一些,并且在每个幻灯片上最好用和地理有关的作为背景,尤其是在课件的首页上。

 到了正式上课的时候,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环境氛围的设置。在现在的课堂,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知识了,还需要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力得到提高,并且能快乐地成长。在苏北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我们可以设置的环境主要是由音乐提供的。其实,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将背景音乐放在课件的首页上,这样既方便又能引人入胜。当学生从上一节课的疲劳中解放出来的时候,在优雅的轻音乐的陪伴下,他们是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的角色的。背景音乐需要在课前就开始播放。

 上课铃响过后,就可以让学生进入角色了。在讲授新的知识前,需要让学生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至于学生不知老师讲的是哪个地方的内容。在这一节公开课中,学生就必须通过看书了解和天气预报相关的知识点,如卫星云图上的颜色设置,天气预报中常用的符号等等。

 当学生简单地看过课文后,就可以让他们直接看中央电视台的整个的《天气预报》栏目。学生在看节目时,是非常专注的,教者这个时候是不需要打扰学生的,甚至是最好不要发出任何声响。或许有人认为看节目只需要直接看其中的预报部分,别的内容可以剪辑掉。但我认为这是不好的,因为一个情境的设置是需要时间来调配的,同样学生也是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个情境设置的,否则急功近利是得不偿失的。学生们是喜欢看整个地节目,因为这样更可以贴近他们的真正的生活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生活。当然了,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这样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习惯了后,我们才可以简单些。

 看过节目后,我们可以结合天气预报栏目,有重点地解剖相关的内容。首先是卫星云图的认识。卫星云图不一定用天气预报中的,可以到网上下载一些最新的云图。在投影时,必须要将卫星云图放大,让教室里的每一个人都能看得清楚,并结合刚才的课文进行认识。这个时候的认识可以才用小组各自讨论,然后汇报;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单个地进行汇报。这个环节可以留教多的空间给学生,需要让他们充分地练习认识。认识卫星云图是课文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后来,我通过抽样发现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能认识卫星云图上的简单常识,即使是个别反应慢的同学把海洋看成了“河”,也是非常可喜的。

六月份天气预报记录表

(1)读出各城市的气温.

北京 零下4摄氏度~4摄氏度;哈尔滨 零下16摄氏度~零下3摄氏度;济南 零下3摄氏度~6摄氏度;上海 2摄氏度~16摄氏度

(2)将上述气温按要求填表.

城市 北京 哈尔滨 济南 上海
最高气温(℃) 4 -3 6 16
最低气温(℃) -4 -16 -3 2
(3)根据上面的统计表,把各城市的最低气温从低到高排列出来是:哈尔滨-16℃、北京-4℃、济南-3℃、上海2℃.

(4)把各城市的最高气温从高到低排列出来是:上海16℃、济南6℃、北京4℃、哈尔滨-3℃.

(5)根据上述城市的气温预报情况分析,能够发现,哈尔滨冬季的气温很低,是一个寒冷的地方.

故答案为:零下4摄氏度~4摄氏度;零下16摄氏度~零下3摄氏度;零下3摄氏度~6摄氏度;2摄氏度~16摄氏度.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案

(1)如图,

(2)从图中可以看出1月份气温最低,6月份气温最高.

(3)观察统计图知道1-6月份的气温呈上升趋势;

(4)(5+9+15+24+25+30)÷6,

=108÷6,

=18(℃),

故答案为:1,6;上升;18℃.

天气预报员经常会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我们试一试画出统计图吧!来动动手,根据这张表上的数

 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更多内容请点击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案(一)

 一、教学内容

 认识折线统计图。

 三、编排特点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经历统计的过程。

 单式、复式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以1代2、5) 平均数

 1.由条形统计图引出折线统计图,突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由于学生对条形统计图比较熟悉,教材由条形统计图引出折线统计图,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到它们的异同点:都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但折线统计图还能看出数量增减的变化。

 2.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

 这一点是编排内容编排的共同特点,因为统计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材在编排时都注意提供学生熟悉了解的现实情境作为统计的素材。

 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身高的变化、月平均气温、病人的体温记录、旅游消费情况等。

 ?生活中的数学?栏目中,引入2003年北京市非典疫情的数据,使学生在了解生活常识的同时,充分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

 这一单元,我上学期就已经教了,

 四、总体感觉:

 1、知识条理清晰,学习难度不大,学生掌握较好.

 2、与生活联系紧密,信息量大,学生乐学。

 五、温馨提示:

 正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参:与前面的教学要求一样,我们不要求学生会制作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只要能根据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描述、分析数据就可以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但并不对此作统一要求。

 六、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例1及做一做

 例2及练习十九的2、3两题

 练习十九

 练习十九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点: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并学会分析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并学会分析折线统计图。

 教学准备:

 1、学生调查生活中那里用到折线统计图。

 2、教师准备一周天气预报的资料。

 3、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去过科技活动中心吗?喜欢去吗?

 到科技活动中心不仅增长了不少科学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看,这些同学也喜欢参加科技活动,他们正在参观科技展!(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二、 教学折线统计图。

 1、师:科技中心的工作人员把1998~2003年某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制成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图中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同桌一起说一说)

 师:条形统计图通过直条的长短,很形象、直观地显示出各年参观的人数,及哪年人数最多?哪年人数最少?

 2、师:某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的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课件演示从

 条形统计图变为折线统计图)图中横轴、纵轴同样各表示什么?(课件横轴、纵轴闪烁)

 这图怎样表示各年的人数的?(用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从图中还能发现1998~1999年参观人数有什么变化?

 以后各年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图中怎样表示参观人数变化情况的?(线的方向)

 我们把这样的统计图叫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案(二)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的内容,是继前几册《统计》的内容而编排的,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点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本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好玩,男生思维较敏捷,但欠谨慎;女生细腻,思维又不如男生灵活。《统计》这一部分的比较抽象,操作性又强,加上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基础不是很扎实。教学时,要注意层次教学及个别的指导,但又要顾及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2、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3、根据信息,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简单的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能力目标:会看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给出的信息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2.使学生在互助交流、合作中,看到别人的优、缺点;3.感悟学习的快乐和收获知识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简单的问题和提出问题;(2)根据给出的信息,正确完成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1)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2)根据数据,正确完成折线统计图。

怎么才能查到以前的天气

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分别绘制一周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复式统计图如下:

想要查询以前的天气,可以在很多个气象数据网站中获取,打开浏览器,搜索羲和能源大数据平台

步骤一:地理位置选择。既可以选择单点数据也可以选择区域平均数据

步骤二:确认数据源。历史数据可选择羲和数源、欧洲中期天气中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测数据可选择德国气象局

步骤三:输入想查询下载的起止时间,可选历史40年和未来7日

步骤四:选择所需要的气象数据下载,导出小时级数据

步骤五:如需要查询更多数据,可在“更多属性”中进行“检索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