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景物的文言文

2.小升初必备语文知识

3.张阮林文言文翻译

4.游媚笔泉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5.安徽何时入梅

桐城天气30天_桐城天气30天预报

(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1.先秦作家作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 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 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d 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 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 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是《逍遥游》。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荀子》32 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韩非子》55 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著有《列子》8 篇。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2.汉代作家作品

贾谊,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洛阳(河南)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有“疏”7 篇,《新书》10 卷58 篇;代表作有《吊屈原赋》、《鹏鸟赋》。明朝人辑有《贾长沙集》,是以他曾做过长沙王太傅命名的。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

班固,字孟坚,扶风(陕西)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二十余年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辞赋方面以《两都赋》最著名。

3.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时官到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辞。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官至蜀汉丞相,诗歌以《梁父吟》最著名,《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曹丕,字子恒,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国文学家,代表作《燕歌行》,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陈寿,字承祚(zu ò),西晋史学家。著有国别体史书《三国志》。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干宝,字令升。东晋史学家、文学家,撰写出我国第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乐羊子妻》、《张衡传》选自他的《后汉书》,“后汉”即“东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他的《后汉书·列女传》。

刘义庆,南朝宋代小说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这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的笔记小说,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口若悬河”等。

刘勰,字彦和,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50 篇,涉及到创作的许多问题。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成《水经注》40 卷,是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志。

4.唐代作家作品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唐代文学家,有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

杨炯,初唐四杰之首,名作有《从军行》。

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长安古意》。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在狱咏蝉》,另有著名的《讨武檄》,作品集为《临海集》。

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所作《回乡偶书》(七绝),为传诵名篇。

王之焕,字季陵,唐代诗人。他的《凉州词》、《登鹳鹊楼》是唐代绝句珍品。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过故人庄》(五律)描绘了绿水青山的田园风光和“把酒话桑麻”的农家情趣,体现了诗人与村民的真切感情。《春晓》(五绝)写春晓之景及早春之情,成为流传千古的好诗。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和《出塞》两首都很有名。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名篇有《鸟鸣涧》(五绝)、《送元二使安西》(七绝)、《观猎》(五律)。“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赞王维之语。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败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抨击帝王权贵荒*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五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著有《李太白全集》。

高适,字达夫,唐代边塞诗人,诗作对当时的边境形势、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七绝)。

崔颢,唐代诗人,开元进士,官至司勋员外郎。所作边塞诗慷慨豪迈。《黄鹤楼》(七律)甚得李白推崇。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巩县(河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嘉州人,官至嘉州刺史。从军多年,对边塞生活体验深刻,有《岑嘉州诗集》。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古)。

韩愈,字退之,河阳(河南)人,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深寓哲理,脍炙人口。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下(陕西)人,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还有《卖炭翁》(七古)、《钱塘湖春行》(七律)。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论说文《天说》、《封建论》,传记文《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捕蛇者说》,寓言散文《三戒》,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晚年居住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善用绝句形式讽咏时事,如《赤壁》、《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著有《樊川文集》。

5.宋代作家作品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第七,世称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著有《乐章集》。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溢号文正。名词《渔家傲》反映了边塞生活。贬为邓州知州时写了名文《岳阳楼记》,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体载,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山(四川)人,北宋散文家。著有《嘉 集》。《六国论》选自《嘉集·权书》。《权书》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涑(s ù)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官至宰相,当政八月即逝,追封温国公,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文集》。政治上是保守派,对抗王安石变法。在学术上有不朽贡献,花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与《史记》一起被誉为“史学双璧”。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也称王文公。临川(江西)人。北宋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其散文雄健峭拔,“唐宋八大家”之一。《伤仲永》节选自《王文公文集》。

沈括,字存中,钱塘(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他的《梦溪笔谈》(26卷)是用笔记文体裁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官至礼部尚书,追谥文忠。其文明白畅达,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女词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其词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如梦令》选自《漱玉词》,另有《李清照集》。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诗作《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世传诵,《诉衷情》、《钗头凤》是很有艺术特色的词,文有《过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共为豪放派的代表。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江西)人,南宋词人,其词多为写景咏物、记述客游之作,有《白石道人诗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江西)人,南宋大臣,爱国政治家。文学家,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正气歌》、《指南录》、《酹江月》、《〈指南录〉后序》皆为后人传诵。

6.元明清作家作品

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所作杂剧达60 多种,今存14 种,以《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有《关汉卿戏曲集》。《窦娥冤》是我国戏曲史上典型悲剧之一。

王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代表作《西厢记》5 本,21折,以歌颂反封建的爱情为主题,歌颂张生和莺莺为争取婚姻自由所进行的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北京)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所作杂剧15 种,代表作有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水浒》即《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为施耐庵学生,曾共同从事创作。传有17 种通俗演义,代表作《三国演义》,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全书120 回。

于谦,字延益,钱塘(浙江)人,明朝大臣、爱国将领。官至兵部尚书,溢忠肃,诗人。有《于忠肃集》。《石灰吟》为作者12 岁所作,选自《古代诗歌选》。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江苏)人,明代小说家。四十多岁中贡生,官仅至县丞,因耻于折腰而罢归,一生贫寒,对黑暗现实不满。晚年著成我国第一部神话长篇小说《西游记》,既寄托了他济世匡时的愿望,也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其艺术性标志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一个新高峰。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昆山(江苏)人,后徒居嘉定(上海),明末散文家,60 岁中进士,官任南京太仆寺丞。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有《震川先生集》。《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代表作《牡丹亭》(又称《还魂记》)。剧作多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

冯梦龙,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长州(江苏)人,明代文学家,辑有话本集《喻世明言》(又称《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出自《醒世恒言》,改编为影片《秋翁遇仙记》。

徐宏(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阴(江苏)人,明代旅行家,地理地质学家和游记散文作家,著有《徐霞客游记》,该书是日记形式的游记散文,是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书中作者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被称作“古今纪游第一”,《游黄山记》出自本书。(黄山,在安徽省境内,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清代戏曲理论家、剧作家。《芙蕖》节选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中的“种植部”。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山东)人,清代文学家。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方苞,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官至礼部右侍郎。为桐城派创始人。散文多为经说、序跋、书信、应酬之作。

吴敬梓,字敏轩,全椒(安徽)人,清代小说家,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55 回。

曹雪芹,名,字梦阮,号雪芹,祖籍丰润(河北),生于南京,清代小说家,以十年时间从事《石头记》(即《红楼梦》,又名《金玉缘》)的创作,全书未成,病而卒,后四十回为高鹗(è)所续,全书120 回,属于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曾任知县,辞官后于江宁(南京)小仓山下修筑随园定居,自号仓山居士。《祭妹文》选自他的《小仓山房文集》,还著有《随园诗话》。

姚鼐,字姬传,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清代散文家。安徽桐城人,是继方苞、刘大木魁之后“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提出文章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阐明儒家的“义理”三者合一的古文理论。《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其中“雪中观日”一段,尤为后世称道。

龚自珍,浙江仁和(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官至礼部主事,后辞职南归。深于经学、文学和史地学,为“今文学派”主要人物,近代改良运动先驱之一。己亥年(道光十九年)归途中写了315 首绝句,总题为《己亥杂诗》。表达对国事的感慨与生平经历的哀乐。

刘鹗,字铁云,笔名(别署)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镇江)人,清末小说家,通数学、医术、水利等,他的《老残游记》是我国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吴趼(ji ǎn)人,号沃尧,字茧人,后改趼人,广东南海(广州)人,因居佛山镇,又自称我佛山人,清末(近代)小说家。所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李宝嘉,号伯元,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清末(近代)小说家,他的《官场现形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曾朴,字孟朴,江苏常熟人,近代小说家,通法文。所作《孽海花》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戊戌维新的领袖,政治家、文学家。《少年中国说》、《谭嗣同》出自《饮冰室合集》。 (二)中国古籍和名著

1.“四书”、“五经”

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是五部儒家经典,即《诗经》、《书经》、《礼》(《周礼》、《仪礼》、《礼记》)、《易经》、《春秋》

2.《诗经》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 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 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3.《左传》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的史事。《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4.《国语》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 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5.《楚辞》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6.《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由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全书共26 卷,选入教材的有《察今》

7.《山海经》

《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内容主要为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如“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著名寓言故事,是后世作家珍视的材料。

8.《战国策》

《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 编。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辑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战国策》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

9.《玉台新咏》

《玉台新咏》总集名,南朝陈徐陵编,共10 卷,书成于梁代,是《诗经》、《楚辞》之后一部很有影响的古诗总集。代表性的篇目有《孔雀东南飞》(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等。

10.《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总集名,宋郭茂倩编。辑录了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包括民间歌谣与文人作品以及乐曲原辞与后人仿作。乐府原是当时官府设立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的歌辞。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11.二十四史

指从《史记》到《明史》的24 部史书。其中中学课本涉及到的有:《史记》(汉·司马迁);《汉书》(东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新唐书》(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明史》(清·张廷玉等)。

12.四史

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总称。《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荟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综合丛书。共辑录清代乾隆以前历代重要典籍3461 种,79309 卷,分装为36000 多册,按经(被儒家列为经典和注释经典的著作)、史(记述历史史实、地理疆域、官职等书)、子(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工农、医等各种科学技术著作)、集(历代作家诗文集)四大部分分别编列。

1.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三百篇①;

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

儒家《论语》及《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

道家《老子》及《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

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2.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

“乐府双壁”人称赞②,建安文学推“三曹”;③

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

班固承续司马意④,《汉书》断代创新招;

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

“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学

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

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塞边。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

晚唐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4.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

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

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

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5.元明清文学

元代散曲分两种,小令、套数各不同。

杂剧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关汉卿:

窦娥悲剧传千古,人物形象最鲜明;

其余三家郑马白⑥,还有《西厢》留美名。

明清戏剧精品多,《桃花扇》及《牡丹亭》。

长篇都是章回体,“四大名著”是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聊斋志异》多流行。

尚有短篇拟话本,编订“三言”冯梦龙。

方苞开创姚鼐继,散文流派叫桐城。

清末大家龚自珍,《己亥杂诗》劝天公。

〔 注〕 ①《诗经》共305 篇,“三百”之说是取其整数。②指《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③指曹操及曹丕、曹植。④即司马迁。⑤指李商隐和杜牧。⑥指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景物的文言文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学者王克煜将这篇散文和杨朔的《泰山极顶》、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冯骥才的《挑山工》并称为现代泰山四大著名散文。

 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1,汶水2西流;其阴,济水3东流。阳谷4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5,古长城6也。最高日观峰7,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8乾隆三十九年9十二月,自京师乘10风雪,历齐河、长清11,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12,至于泰安13。是月丁未14,与知府朱孝纯子颍15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16,其级17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18也。余始循以入19,道少半20,越中岭21,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22。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23,世皆谓之天门云24。道中迷雾冰滑,磴几25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26;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27如画,而半山居28雾若带然。

戊申晦29,五鼓30,与子颖坐日观亭31,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32。稍见云中白若摴蒱33数十立者,山也。极天34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35。日上,正赤如丹36,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37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38,绛皓驳色39,而皆若偻40。

亭西有岱祠41,又有碧霞元君42祠;皇帝行宫43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44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45。僻不当道者46,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47。少杂树,多松,生石罅48,皆平顶。冰雪,无瀑水49,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词句注释

阳:山的南面。

汶(Wèn)水:也叫汶河。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东。

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到山入海东。后来下游被黄河冲没。

阳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谷,两山之间的流水道,现通称山涧。

当其南北分者: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

古长城:指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为界。

日观峰:在山顶东岩,是泰山观日出的地方。

以:在。

乾隆三十九年:即1774年。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

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齐河、长清:地名,都在山东省。

限:门槛,这里指像一道门槛的城墙。

泰安:即今山东泰安,在泰山南面,清朝为泰安府治所。

丁未: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

朱孝纯子颖:朱孝纯,字子颖。当时是泰安府的知府。

蹬(dèng):石级。

级:石级。

环水:即中溪,俗称梳洗河,流出泰山,傍泰安城东面南流。

循以入:顺着(中谷)进去。

道少半:路不到一半。

中岭:即黄岘岭,又名中溪山,中溪发源于此。

天门:泰山峰名。《山东通志》:“泰山周回一百六十里,屈曲盘道百余,经南天门,东西三天门,至绝顶,高四十余里。”

崖限当道者: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

云:语气助词。

几:几乎。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背。烛,动词,照。

徂徕(cú lái):山名,在泰安东南。

居:停留。

戊申晦:戊申这一天是月底。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五鼓:五更。

日观亭:亭名,在日观峰上。

漫:迷漫。

摴蒱(chū 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种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

极天:天边。

采:通“彩”。

丹:朱砂。

东海:泛指东面的海。这里是想象,实际上在泰山顶上看不见东海。

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照着。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绛,大红。皓:白色。驳:杂。

若偻:像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日观峰西面诸峰都比日观峰低,所以这样说。偻,驼背。

岱祠:东岳大帝庙。

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

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住所。这里指乾隆登泰山时住过的宫室。

显庆:唐高宗的年号。

漫失:模糊或缺失。漫:磨灭。

僻不当道者:偏僻,不在道路附近的。

圜:通“圆”。

石罅:石缝。

瀑水:瀑布。

 白话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顶。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姚鼐记述。

 文学赏析

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同时穿插对泰山特点的记述和对所见景观的描绘。正文共五段。第一段先从地理环境落笔:山南有汶水西流,山北济水东去,名山傍水,分外壮观。“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的两个“皆”字,顿挫有力,把泰山的水景由两条河铺开成面写去,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横亘在阳谷与阴谷分界处的古长城给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接着点出泰山最高点日观峰,为后文埋下伏笔。这一段文字,是在作者登泰山之前,用粗笔写出了山、水、古长城、日观峰等几样景色,勾画了泰山有层次、有色彩、动静交织的总貌。简略的轮廓勾勒,线条清楚。

第二段,写他于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离京师,乘风雪,历经数县,抵达泰安的经过,以及在这个月的丁未日(即二十八日),与朱子颖登泰山的初程、日期和天气状况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他们从南面山麓登山。山道“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瞪,其级七千有徐”。作者选择的路线是循中谷人,“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看似轻描淡写,但读至下文“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顿有“成如容易却艰辛”之感。作者一登上山巅,望座座青峰披着皑皑白雪,照亮南天。俯瞰泰安城,汉水和祖徕山、沐浴在夕照中,宛如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就像轻柔的腰带。作者用很少的笔墨描绘的泰山夕照图,景 *** 真,意境开阔,有风雪初霁的光辉,有晚日照城郭山水的美景,尤其是“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神来之笔,它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这一笔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这一切令作者心旷神怡,而作者的兴奋和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

第三段是全文的中心。作者于二十八日傍晚登上山顶,第二天即除夕日(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夕即与朱子颖到日观峰上的日观亭,坐候日出。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风雪交加,一与泰山道上“迷雾冰滑”照应,一派寒冬景象。自日观亭向东望去,山谷中云雾弥漫,即所谓“云海”。太阳出来前是,“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作者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骰子,这是从对面落笔写出日观亭位于最高处。“白”字写出了白雪覆盖群山的概貌。“稍见”呼应了“五鼓”,说明天色尚暗,一切景象还不清晰,只是朦胧可辨。这太阳未出的昏暗景象对日出奇景起了烘托作用。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这是说,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成为五彩缤纷。这时夜色已退,晨曦初现,太阳的形体未现,光芒已可见。很快这一线异色不断扩张、变幻,成五彩纷呈。这霞光的背景为欲出的太阳蓄了势。太阳出来时是“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这几句描写了太阳正出来,颜色赤红,有红光托着。作者没有写红云幻成半圆形,以极快速度跃出海面的景象,只用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朝阳的生气和力量。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辉映,一片红艳艳,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这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把太阳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写日出还不就此为止。作者回头西望,日观峰以西诸山,阳光照射到的,呈红色;照不到的,依然白色。晨曦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有如杜甫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效果。

作者写观日出之后,就写了名胜古迹,泰山上的名胜古迹很多,而作者只选了日观亭附近的一些古迹,加以简要记叙。写时,以日观亭为中心,把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的方位记叙得清清楚楚,构成了以日观峰为中心的一组风景图。这些古迹的简介,突出了日观峰自古以来就是泰山的重要游览胜地,游人甚众,周围的古迹也随之而起。第五段,综述泰山的特点:“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杂树,多松,生石罐,皆平顶。”在三多三少的排列中,着重写了山石的苍黑颜色和平方形状,着重写了松树生于石缝之中和平顶的状貌。这样,用短句写出了鲜明形象,突出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又描绘了泰山严冬的景观:“冰雪,无瀑水,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多用两三字短句,简练峭劲。写冰雪处,与前文“大风扬积雪击面”相回应,并以此结束正文。最后一段“桐城姚鼐记”,交代作者,这是游记常见的格式。

《登泰山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地表现了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抒发了作者赞美祖国河山的情怀。文章的基调积极、乐观、豪迈,是清代散文的佳作。

小升初必备语文知识

1. 关于写景的文言文有哪些

1、《水经注·河水·孟门山》: 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2、杨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

3、、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一宿体宁,两宿心怡,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

4、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袁家渴记》

5、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土娄)为类。

6、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

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7、柳宗元《小石潭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8、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9、陶渊明《桃花源记》 王勃《藤王阁序》

10、范仲淹《岳阳楼记》 欧阳修《醉翁亭记》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论》 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

于时九月,天高露请,山空月明,仰视星光皆光大,如适在人间。

2. 求描写风景的文言文(五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①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②俱备。晓雾将歇③,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

实是欲界之仙都⑥。自康乐⑦以来,未复有能与⑧其奇者。

注释:①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粱文》。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现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

②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

交辉,交相辉映。③四时:四季。

④歇:消散。⑤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⑥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⑦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

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 *** 、无 ***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⑧康乐:指南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是南朝齐梁间文学家。⑨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无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 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时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滕王阁序 ——王 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彩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谵帷暂驻。

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北海虽赊,夫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锺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鸣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梓泽邱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廉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

3. 描写自然景色的文言文

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背景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

4. 帮忙写一篇关于风景的文言文,急用

登泰山记 ----姚鼐 原文: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无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 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时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 滕王阁序 ——王 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彩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谵帷暂驻。十旬休暇,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虹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

北海虽赊,夫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锺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鸣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邱墟。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廉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读一声)”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5. 求描写风景的文言文(五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①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②俱备。晓雾将歇③,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

实是欲界之仙都⑥。自康乐⑦以来,未复有能与⑧其奇者。

注释:①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粱文》。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现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

②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

交辉,交相辉映。③四时:四季。

④歇:消散。⑤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⑥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⑦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

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 *** 、无 ***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⑧康乐:指南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是南朝齐梁间文学家。⑨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无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 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时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滕王阁序 ——王 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彩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谵帷暂驻。

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北海虽赊,夫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锺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鸣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梓泽邱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廉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

6. 求写景的文言文加翻译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fú)霪(yín)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 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chán)畏讥(jī),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qīng)。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ú)!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zāi)?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yú)。

噫(yī)!微斯人, 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编辑本段译文 庆历四年(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在巴陵郡做长官。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荒废的事都兴办起来了。于是滕子京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建筑规模,在它的上面刻唐代名家贤士和当现代贤人的诗赋。

滕子京嘱托我写文章来记述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我看见那巴陵郡优美的景色都集中在洞庭湖一带。

洞庭湖衔接远山,吞纳长江,水势浩荡,无边无际。早晚天气阴晴不定,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在岳阳楼宏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洞庭湖向北通到巫峡,向南直达潇水和湘水,被贬谪流迁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 如果在那绵绵的雨下个不停,数一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浪冲向天空。

太阳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潜藏了它的形迹。商人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

迫近傍晚的时候,天色昏暗,老虎长啸猿猴哀鸣。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会有一种离开京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害怕讥讽,满眼凄凉冷落的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万分的心情。

至于到了春天气候和暖,阳光明媚,湖面风平浪静,天光水色上下相接,一大片碧绿一望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

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香气馥郁,颜色青翠。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水波动时,浮在水面上的月光闪耀起金光,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渔夫的歌声此唱彼和,这种乐趣哪有穷尽。

此时登上这岳阳楼,就会有一种心胸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屈辱全都一起忘记了,端着酒杯面对清风,有喜气洋洋的心情。 唉!我曾经探索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内心,或许和以上两种人的思想感情不同。

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不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君主。

这样出来做官也担忧,不出来做官也担忧。即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起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饮 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huán)。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可从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意,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张阮林文言文翻译

1、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韵母:B o e i u < Bi ei ui Bo ou iu ie <e er Bn en in un <n Bng eng ing ong

3、整体认读: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Bn yin yun ying

一下:

字母表:ABBbCcDdEeFfGgHhIiJjKkLlMmNnOoPpQqRrSsTtUuVVWWXxYyZz

二、古诗:

一上:

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声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4、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悯农(一)(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下:

1、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所见:(清/袁牧):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小池:(南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上:

1、赠刘景文( 北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大意是: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

3、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下:

1、草(唐/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的大意是: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年年循环,生生不已。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2.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首诗的大意是: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一个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3、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意: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

4、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5、 敕勒歌(北朝乐府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三上:

1、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望天门山 (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前两句诗意: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5、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前两句诗意: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6、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遂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句的意思是说浩月当空,照耀在郁郁葱葱的青松上,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

7、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句的意思是说微风徐来,碧波荡漾,在碧波的映衬下,水鸟显得更加洁白,它们正在欢快地徜佯;青山上的草木繁茂、青翠欲滴,山花怒放,在阳光映照下火红一片。)

8、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9、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0、庚申正月游齐安(北宋/王安石):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

三下:

1、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2、春日(南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意思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3、古诗名句:

①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送梓州李使君》唐/王唯)(描绘的是古木参天、杜鹃声声的森林景色)

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唐/王唯)(描绘的是夏日时节、白鹭黄鹂在水田、林木之间飞翔、歌唱的情景)

③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雨过山村》唐/王建)(描绘的是雨中山村的景象,村路环曲、板桥横斜,小溪沿岸,则是翠绿的竹子,偶尔还从附近的茅舍里传来几声鸡叫,打破了小山村的沉静)

④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曲江二首》唐/杜甫)(描绘的是蝴蝶在花间飞舞、蜻蜓在水面翻飞的夏日美景)

⑤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破阵子》北宋/晏殊)(描绘的是池塘美景,斑斑点点的苍苔分散在池边,树木枝间的黄鹂在欢快地鸣叫。)

4、游子吟 (唐/孟郊):慈 母 手 中 线,游 子 身 上衣。临 行 密 密缝,意 恐 迟 迟 归。谁 言 寸 草 心,报 得 三 春晖。

(诗的大意是,孩子要离开母亲远行,母亲一针一线仔细地为他缝制衣衫,针脚缝得密密的,担心他不能早日归来。母亲的关怀就像春天的阳光,哺育了小草,这样无私的母爱,做子女的如何能报答得尽?)

5、写月亮的诗句:

①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唐/李白)

②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扬州瘦西湖月观亭清代郑板桥亲书联)

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④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送杨秀才游蜀》唐/张祜)

6、写友谊的名句: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杜少府之任蜀洲》唐/王勃)

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③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四喜诗》北宋/汪洙)

④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

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临江仙》北宋/邢俊臣)

〔补充: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战国)庄子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汉书》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雁门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选·争报恩》〕

7、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8、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意: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四上:

1、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释: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解释: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4、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谓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解释: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滴。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5、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解释:老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作客。幽美的村庄,四周绿树环抱,一座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圃,共饮美酒,闲谈农务。告别时就又盼望着快到重阳佳节,那时我还要来品尝美酒,观赏菊花。)

四下:

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解释: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2、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 解释: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乡村四月》(南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解释: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4、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释: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5、名句: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唐/王维)(意思是:一片大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烟,辽远的河滩尽头一轮滚圆的落日。可以说把广袤的塞上风光写绝了。)

②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将至桐城》清/王士祯)

③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登快阁》北宋/黄庭坚)(意思是:群山上树叶飘落,天空则因秋高而显得远大。江水也更显清澈,在傍晚月光的辉映之下,江水犹如一道白练。)

④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鹧鸪天》南宋/辛弃疾)

⑤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意思是:江上涨起了春潮,水面与大海齐平,海面上,明月随着潮水的上涨,也同时升起。)

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⑦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唐/王维)

⑧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晓景》北宋/苏轼)

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南宋/赵师秀)

⑩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社曰》唐/王驾)

⑾独出门望前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唐/白居易)

五上:

1、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中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4、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5、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百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6、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7、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五上(新):

1、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解释: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2、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解释: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3、古诗名句:

①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西江夜行》唐/张九龄)(意思是: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②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梦李白》 唐/杜甫)(意思是: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相见了。可以看出诗人心中充满思念和惆怅。)

③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灞上秋居》唐/马戴)(意思是: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飘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

④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随园诗话》清/袁枚)(意思是: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

⑤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长安春望》唐/卢纶)(意思是:家乡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去的呢?)

⑥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鹧鸪天》金/刘著)(意思是:记不清东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了,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斑白了。)

4、七律· 长征(毛泽东1935年10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下:

1、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2、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上:

1、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的大意是:我平常画画洗砚的水池边上有一棵梅树,那一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汁点化而成。它不需要人们夸赞它的颜色鲜艳,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的正气。全诗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品格。)

2、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的大意是: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不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全诗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韧,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3、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大意是: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4、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5、长征(毛泽东1935年10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6、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7、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大意是:慈母手中拿着针线,正给准备外出的儿子缝制衣服。母亲担心儿子走后迟迟回不来,就把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使它更结实、更耐穿些。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的爱心怎能报答得了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六下:

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全诗的大意是:园子里那绿色蔬菜上的露珠,等到太阳一出就晒干了;温暖的春天给万物带来了恩惠,使它们充满了生机,可常常担忧秋天的到来,因为一到秋天,草木枯黄,百花凋零,万物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所有的河流都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流回来呢?青少年时期不努力学习,到老了伤心后悔也没有什么用了。)

2、七步诗(三国/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全诗的大意是: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3、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的大意是:这明月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仰望过的明月,这边关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守卫的边关,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边防线上驻守的将士们还没能回到家乡。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

4、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的大意是:好雨似乎懂得适应季节,春天里草木发芽生长,细雨随着微风悄悄地在夜里下着,使万物受到滋养。天上乌云密布,乡下的小路全都黑沉沉的,只有江上的小船上灯火一闪一闪的。第二天早上,到处是湿漉漉、红艳艳的一片,沾着雨水的鲜花装点着官城。)

5、示儿(南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7、古诗名句: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全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南宋/朱熹)(大意是,问它怎么会如此澄澈明丽?原来有一股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全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清/曹雪芹) (其大意是: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这些都是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道理,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文章。)

④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九首》唐/刘禹锡)(其大意是:学会明辨是非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历程,但只有这样,才会得出真知灼见。全诗: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⑤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意思是说,花虽然败落了,化作春泥了,还要为后来的花提供养料。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全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词:

四下:

1、忆江南(唐/白居易):江 南好, 风 景 旧 曾谙。 日 出 江 花 红胜 火, 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 能 不 忆 江 南?

(解释: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怎能不怀念江南呢?)

2、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解释: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桃花盛开,白鹭飞翔,碧波粼粼,鳜鱼跳跃,好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悠闲自得之情溢于言中。)

五上(新):

1、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解释: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2、卜算子· 咏梅(毛泽东 1961年12月):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词的大意是:风风雨雨刚把春天送走,漫天飞雪又迎春天来到。看悬崖已结下百丈坚冰,凌寒霜却盛开花枝艳俏。虽艳俏却不同桃李争春,只把那春消息向人间预报。等鲜花光灿灿开遍山野,那梅花在花丛摇曳含笑。)

五下:

1、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就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词意:春风轻轻地吹着,细雨地落着,薄雾迷蒙中可清晰地看见远处的山,天上飞着几只白鹭。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候鳜鱼长得正肥。江中漂着一叶扁舟,船头上坐着一位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垂钓的渔翁。)

3、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南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游媚笔泉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1. 顾亭林 文言文翻译

原文: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①。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译文:顾炎武(字亭林)先生从小到老都手都没放下过书(形容极爱看书,学习勤奋)

出门就带一两匹瘦弱的马随身.有时候到了边塞亭障(障、城、亭、燧,都是古代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就找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如果和自己知道的不同就写在纸上详细的记下来,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对它们的注释文.(对经典的解释叫"注"或"疏"。

是这个吗?

2. 英语翻译原文:张阮林,名聪咸,桐城人,文端公英之五世孙也.高祖

张阮林,(阮林可能是他的字)名叫聪咸.桐城人,乃是文端公(应是谥号)张英的五世孙.其高祖当过工部右侍郎廷瑑,祖父当过贵西兵备道曾敭.都是科举考试中出名成为上层人物.父亲张元位,也当了巴州州判.他小时候很聪明,得祖父喜爱.家族本是世族大家,又自尊为贵人,未弱冠就能写手好文章.颇有才气,藐视同辈.十九岁那年,在叔祖菉园处游玩(或游历),见乡人姚石甫(观察莹不懂.你确定是这些字吗?)和他交流大惊,觉得自己所作文章不行,大悔.于是尽数烧掉.并说:世上本来 就有了流传后世的不朽杰作,我还自以为是实在是羞死人!于是博览群书,极通百家,以写作良文妙典为己任.。

3. 醉翁亭记文言文翻译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

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

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少也总是醉,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 *** ,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 *** 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4. 文言文翻译三老语

苏东坡《三老语》 苏轼《东坡志林》:“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

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一人曰:‘吾所食蟠pan桃,弃其核于昆仑山下,今已与昆仑齐矣。’以余观之,三子者与蜉fu蝣you朝菌何以异哉?” 翻译:曾经有三个老人碰到一起,有人问他们多大年纪了,其中一个老人说:“我也不记得我有多少岁了,只记得小时候认识一个叫盘古的人。”

另外一个老人说:“每当沧海变成桑田的时候,我就拿一个竹筹记录一次,现在已经积满十间屋子了。”第三个老人说:“我曾经吃了一个蟠桃,把桃核丢在了昆仑山下,现在这枚桃核长出的树已经和昆仑山一样高了”。

在我看来,如此长的寿命与朝生夕死的浮游、朝菌有什么区别呢? 翻译: 曾经有三个老人碰到一起,有人问他们多大年纪了,其中一个老人说:“我也不记得我有多少岁了,只记得小时候认识一个叫盘古的人。”另外一个老人说:“每当沧海变成桑田的时候,我就拿一个竹筹记录一次,现在已经积满十间屋子了。”

第三个老人说:“我曾经吃了一个蟠桃,把桃核丢在了昆仑山下,现在这枚桃核长出的树已经和昆仑山一样高了”。在我看来,如此长的寿命与朝生夕死的浮游、朝菌有什么区别呢?。

5. 文言文翻译一下

顾宪成携同官上疏说:“皇上因为祖训立嫡长子的条例,想暂时令三位皇子一同封为藩王, 以等待有嫡长子就立嫡长子, 没有嫡长子立长子。我等三思, ‘待’ 之一字, 大不可。太子是天下的根本。预定太子是为了巩固根本。所以有嫡长子就应立嫡长子, 没有嫡长子就当立长子, 就现在情况而论, 等到将来就不对了。我朝建立储君的法律, 东宫不一定等待嫡长子,大儿子不一起封王。朝廷大臣已说得很明白了, 皇上一概不管, 难道皇上的创见能加于诸位圣人之上吗? 拥有天下的称天子, 天子的长子称太子, 天子与天相系, 君王与天为一体, 太子与父亲相系, 父子为一体。太子继承皇位, 是天经地义的事, 不能将其封爵。现在想同时分封三王, 长子之封与什么相系? 没有什么相系, 则难在名称上, 有所相系, 则难在其实。

“ 皇上说是权宜之计。权宜之计,是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实行的。长子为太子, 诸子为藩王, 顺理成章, 合情合理, 有什么不得已的呢? 皇上以祖训为法, 子孙以皇上为法。皇上不难创造祖训所没有的, 后世难道对承袭什么有难处吗? 从此以后, 幸好有嫡长子的还可以, 若没有, 就没有东宫了。如果都像皇上这么英明那也是有幸, 若没有, 凡是皇子都是太子。这不等于开启了万世的祸患吗? 皇后与皇上共同继承宗庙,期望宗庙有合适的人。皇上的长子诸子, 就是皇后的长子诸子。恭妃、皇贵妃不得据为私有, 统统受尊重。难道一定要像辅臣王锡爵的请求, 必须拜皇后为母亲, 而后才能称儿子吗?

“况且开始奉圣旨说, 稍待二、三年后而已, 不久改为二十年, 又改在二十一年, 然而还是可以等待的。今天说‘待嫡’, 不知道等到何年何月。刚刚发布命令又忽然改变, 意见屡屡变化而期限更加缓慢。自从一同封王的命令下了之后, 叩问皇上分封一事的不可胜数,以至里巷的小老百姓也聚族偷偷地议论, 是什么造成这样的呢? 人心自有公道, 可皇上还在责备辅臣担当这件事。

6. 高念东为人文言文翻译

高念东少宰家居时,夏月独行郊外,于堤边柳阴中乘凉,一人车载瓦器抵堤下,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适县尉张盖至,惊曰:“此高公,何乃尔?”公笑而去。

达官遣役来候公,公方与群儿浴河内,役亦就浴,呼公为洗背,问高侍郎家何在,一儿笑指公曰:“此即是。”役于水中跪谢,公亦于水中答之。

——高念东以少宰职位而在家里居住时,夏天独自在郊外行走,于堤边柳阴中乘凉时,见一个推车的人车上载满了陶器来到河堤下,几次往上拱都没有推上河堤,招呼高念东拉车,高念东很高兴地答应了他。恰恰县尉张盖这时候来了,吃惊地说:“这么高身份的人,为何做这种事?”高念东笑一笑走了。

一个大官派遣差役来看望高念东,高念东正与一群小孩儿在河里洗澡,这个差役也下去洗,喊高念东帮着搓背,并问高侍郎的家在哪里,一个小孩儿笑着指高念东说:“这就是的。”差役吓得在水中下跪请罪,高念东也在水中应答他。

7. 以著作为已任翻译 ,求译文,

张阮林,(阮林可能是他的字)名叫聪咸。

桐城人,乃是文端公(应是谥号)张英的五世孙。其高祖当过工部右侍郎廷瑑,祖父当过贵西兵备道曾敭。

都是科举考试中出名成为上层人物。父亲张元位,也当了巴州州判。

他小时候很聪明,得祖父喜爱缉场光渡叱盗癸醛含互。家族本是世族大家,又自尊为贵人,未弱冠就能写手好文章。

颇有才气,藐视同辈。十九岁那年,在叔祖菉园处游玩(或游历),见乡人姚石甫(观察莹不懂。

你确定是这些字吗?)和他交流大惊,觉得自己所作文章不行,大悔。于是尽数烧掉。

并说:世上本来 就有了流传后世的不朽杰作,我还自以为是实在是羞死人!于是博览群书,极通百家,以写作良文妙典为己任。

安徽何时入梅

游媚笔泉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原文: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岸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从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15]。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翻译:

桐城的西北方向,重山叠岭大概有好几百里,一直到县政府所在地才开始平坦。平地和山地交界的地方,两座山崖合立一起,像屏障一样耸立,高的横的缝隙几乎不能走人(几乎不能成为路)。像龙一样曲折的溪流,从这里边流出来。

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山鸟的叫声。

注释:

媚笔泉:在今安徽桐城县西北。

桐城:县名,在安徽中南部。

连山:绵延的山峰。殆:恐怕,大概。

及:到。县治:县政府所在地,指桐城县城。迤(yí)平:渐渐平复。

屏矗(chù)墉(yōng)回:山崖像屏风一样矗立,像城墙一样曲折环绕。“墉”,城墙。

崭横:形容山崖高陡的横挡在前面。径:通行的意思。?

作者简介:

1、姚鼐(1732~1815),清代散文家,安徽桐城人。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学者因而称之为惜抱先生。

2、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官刑部郎中,后辞去官职,历主江宁(今南京市)、扬州等地书院四十余年。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著有《惜抱轩全集》。

3、写媚笔泉,一是泉漫石上,为圆池,但终引坠龙溪;一是左学冲于圆池侧筑室,未就,邀客饮宴于此;并以山风骤起,游者惊然而归结尾,隐约含蓄地表现了作者积极入世、不意隐逸的情怀。

6月 25日~27日,安徽省出现入梅以来首轮强降雨天气,昨天(28日)南部地区降雨已经减弱。预计未来几天,北部地区降雨将增多,需防范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25日开始,安徽省淮河以南出现一次明显降雨过程,据数据统计,6月25日08时~28日14时,江淮南部和江南普遍出现50毫米以上的降雨。其中超过100毫米的乡镇有333个,覆盖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超过250毫米的乡镇有13个,全省最大雨量出现在岳西温泉,达292.2毫米。

受强降雨影响,安徽部分河流水位超汛限。27日,安徽桐城市大沙河沙河埠站14时水位46.82米,超警戒水位0.32米。毛尖山等7座中型、76座小型水库超汛限水位。初步统计,截至27日上午,安庆、六安2市共有8个县(市、区)93个乡镇15.168万人受灾,转移人口163人,其中农作物受灾面积17.3万亩。

安徽省气象台预计,今天开始,安徽北部地区降雨将增多。具体预报:29日夜里到30日白天,全省阴天有阵雨或雷雨,其中淮北南部和江淮之间有中等阵雨或雷雨,部分地区有大雨到暴雨。30日夜里到7月1日白天,全省阴天有阵雨或雷雨,其中沿淮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大雨。